《一步之遥》是一部难懂的影片。但对我来说,常年专注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梦境打交道,走在无意识的海岸线上,使我更熟悉这种叙事方式,这种没有逻辑的逻辑体系。把《一步之遥》看做一个梦,去听它,去感受它,经历它,你就离它更近。
2011年东京体操世锦赛的最后一天,当眭禄用一套几乎不可挑剔的自由操《一步之遥》征服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却难以征服有评委,惜败给有明显失误的最后一个出场的俄罗斯选手阿法纳斯提耶娃,遗憾只拿到了一枚银牌,让所有体操迷们大跌眼镜。
生存或者毁灭,是这么着还是那么着,这就是《一步之遥》。《一步之遥》作为姜文三部曲中最被低估的一部,它并非是纯粹的商业电影,而是一部荒诞与现实主义并存的电影,以喜剧的方式去表达极尽的悲,结构富有张力,人物个性鲜明,大量的暗喻都在此出现,荒诞的背后是赤裸裸又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
中国文化的魅力在哪。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后来偶然总结出四个字“寓教于乐”。回想五千年的文明硕果,中国文化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将学问智慧融入到娱乐中。比如专门讲诗歌对仗的经典文献《对韵歌》提到“花对树,鸟对虫,大地对苍穹”,作为启蒙教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像是一种文字游戏。
先表明态度,五星力荐。再剧透下内容,过度解读。作为一部可供各种解读的影片,《一步之遥》看似严密却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的特质,让人沉醉。而在1000种可能存在的解读里,个人最中意的是马走日这位活在旧梦里的满清遗少,用自己的生命和新时代撕逼这个点。个体怎么可能撕得过时代呢?
旁白:“to be ro not to be,可以这么着,也可以那么着”。这是个方向性问题,可以往这边走,也可以往那边走,也是一项选择题。最后竟成了马走日自己的问题,那么马走日到底是谁呢?代表了什么呢?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这是全片需要回答的问题。
很多人都说,姜文啊,你都拍出让子弹飞了,怎么还拍出这破玩意儿?这么着还是那么着,咱们这个故事啊,得从武大帅的公子7957呢,是上海滩的一位花花公子,这天呢,他像姜文饰演的马走日,请教一个问题,说自己居然被一位叫葛施里尼的意大利女人看不起了,除了是个暴发户,原因是什么呢?
《太阳照常升起》,时隔十几年,终于“平反”了。豆瓣评分起先连7分都不到,如今涨到了8.3分。直到2007年,姜文才得以解禁导筒,他带着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回归,然而先是在电影节上不敌李安的《色,戒》,与威尼斯金狮失之交臂。
《一步之遥》我们先来聊为什么片名起这个?三种可能,男一男二分别叫马走日,项飞田,懂点象棋的都知道,同样一次行棋,馬比相少走一步,类比剧种两人同样操办一件事,最后两人下场确实天壤之别,一步却也是之遥。象棋中的相,项飞田也只能在法租界为虎作伥,出不了“汉界”的汉奸。
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姜文最初的认识是“这是一个好演员”,所以当年第一次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确实有不小的惊艳,因为整个作品细腻流畅,手法成熟,后来再看他的《鬼子来了》,对姜文作品的平均水平有了一个基本的界定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把他从心中的“中国好演员”这个LIST,挪到了“中国好导演”这个LIST里面去。
我们先说说“马走日”这个人物,我看了很多弹幕,其实我们看第一遍的时候就感觉寓意什么,但总感觉自己又抓住了什么,后来又看了很多遍,慢慢悟出来一些自己的解读,马走日代表的是民主,自己的见解大家就一看了之哈,我不做解剖,不深讨,就出场的每个人物自己的想法代入一下哈,这样看电影才有意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