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作者:王振东(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其鲜明的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寻求新突破是各行各业的共同目标。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求实效”列为今年重点工作部署之一,就是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最适合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肩负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责任使命。过去一年,全市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已达1.8万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2024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2025年,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呼之欲出。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通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代命题。
【工信部: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财联社1月2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把
来源:【中华泰山网】中华泰山网讯聚焦产业需求实施科技赋能牵引;高标准启动“十五五”科技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立项支持40家以上的“三高一核心”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8日下午,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打响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发令枪”:振奋精
2025 年 1 月 5 日,第三届中国商协会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指导,由中国商协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由中企商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视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来源:【银川新闻网】1月13日,记者从“稳增长 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区围绕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洼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厚植创新力量,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生态,持续推进科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司高妍 实习生 刘程】1月1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郑州举行,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更大力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政府工作报告翔实全面,目标明确,也规划了未来的发展蓝图。
近年来,广东不断拓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之路,以创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焕新、增强新质生产力要素支撑……聚焦科技创新,参会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