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在革除允禩的宗籍降职时提到了自己的儿子弘时:“按照弘时的为人,断不可以留在宫中,自此以后过继给允禩为子。”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廷,是以令为允祀之子。今允禩缘罪革去黄带,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
清朝的康熙皇帝是历史上少数几位有资格问鼎“千古一帝”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缔造了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盛世——康乾盛世。不过,康熙虽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是他与历史上大多数皇帝一样,晚年时期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倦勤怠政、吏治败坏的现象。
在历史剧《雍正王朝》里,八爷胤禩跟四爷胤禛在夺嫡时期就是棋逢对手,但因为几个关键节点的误操作,导致他跟皇位失之交臂,但雍正继位以后,八爷党的势力依然存在,甚至掣肘了雍正的治理,八爷胤禩一直都有野心,在康熙朝他曾经被众臣举荐当太子,却被康熙拒绝,畅春园之夜八爷党功亏一篑,目送四爷胤禛的登基。
清朝的历史上绝对绕不开康乾盛世,可以说是清朝最为鼎盛的时代,但实际上有多少人忽略了“康乾”中间的雍正爷,这位从可怕的九子夺嫡中脱引而出的获胜者,他的皇位合法性一直是受到人们的质疑,至少能坐上皇位,一个心志坚定心狠手辣的特点是跑不掉的,但是我们都知道虎毒不食子,这位大帝竟然残忍的把自己聪明的儿子弘时杀死,是害怕历史重演,还是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雍正帝之所以如此批评,是王者对于青铜的藐视,做坏事当然要有章法,而且最高的章法是,你明明做了坏事,但是别人毫无察觉,你不只是悄无声息的达成了目的,甚至受害者还认为你是好人,而雍正帝就是这样做坏事有章法之人。
李卫一个叫花子凭什么,可以一直得到雍正的赏识,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机灵懂事,一个是忠心耿耿。《雍正王朝》中,对于阿哥夺嫡这件事,李卫是看在眼里藏在心里,因为他知道弘时和弘历哥俩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不管是谁涉及里面,稍有不慎,日后势必会遭到清算。
“请皇阿玛就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皇阿玛圣明,儿臣实在不愿因为这件事兴起大狱,更不愿因为儿臣,使皇阿玛和皇额娘伤心,只是刘默林可惜......”《雍正王朝》完全算得上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大剧,每一句台词都值得细细地去琢磨,更值得多次去刷。
乾隆爷曾是中国最幸运的皇帝,从祖父父亲手里接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己寿命又特别长,在位60年又做了4年太上皇,而且乾隆晚年总结自己说,本朝得国至正,而且在乾隆一朝,以往朝代那些灭国的乱象,什么权臣、宦官、外戚,通通都没有,甚至乾隆还有一点很自得,就是他的这个皇帝位子来的都至正,不像他爹经历过九子夺嫡,那么乾隆因何如此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