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士兵的钢盔是二战中德军的象征,由于其保护后脑勺的合理设计也被当今世界各地的军队广泛使用,二战中德国作战头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前辈——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使用的皮革尖头头盔,而M16头盔开创了头盔历史上的新纪元,直到今天,美军的凯夫拉头盔与80年前的德国M16头盔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一:一战前的德国头盔。
对于一些“二战迷”的朋友都知道,二战期间的德军实力很强,同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是最顶尖的,而且也很注重单兵方面的配置,对于主要武器和一些零散的装备,无论是亲赴前线的初级指挥官,还是普通的士兵,配备都十分完善。
早在一战期间,德军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就很完善,要远胜于当时同期的英、法等阵营,而且德意志士兵都继承了普鲁士的传统精神,作战英勇,忠于精神,在军工方面上也很注重品质,那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一战期间德军士兵的20种标准步兵装备。
钢盔二战中德国陆军士兵佩戴的钢盔(Stahlhelm)的型号主要有M35,M40和M42三种类型。一战期间德军使用M16,M17和M18三种类型钢盔,奠定了日后德军钢盔的基本样式。1932年陆军下令测试一种新的钢盔,名为M33钢盔。
很早之前就有个小伙伴让我写一下德军的三大件之一,也就是钢盔的来龙去脉,所以这篇和大家聊聊这玩意。德国人则相对滞后,到1916年才正式装备了被称之为M1916的钢盔,它用马氏体铬镍钢制成,所以不能像英国那种飞碟盔一样冲压,必须热压成型,因此成本也比较高,但好在硬度较高。
记得1998年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见到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美军上尉钢盔上的两道白杠时我那时竟然以为是中尉军衔,总想着和小时候常看的解放战争时期着美式军服的国民党军官一样,少尉一杠、中尉两杠、上尉三杠,不想人家是少尉一杠黄色、中尉一杠白色、上尉两杠白色,也算涨知识了。
自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和苏军的巴格拉基昂行动后,德军的主力精锐部队损失严重,但比德军主力精锐部队损失更加严重的是德国空军。在二战初期,德军之所以能发动庞大的闪电战,不仅仅是靠德军装甲部队,德国空军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军队无疑是一支坚韧的部队,是同盟国的主力军。他们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在东线与沙俄军队和苏俄军队作战,在南线配合奥地利军队与塞尔维亚军队作战,甚至一些军官来到了东方,指挥奥斯曼土耳其军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