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记者 秦耳】在如今大模型爆发的时期,拉住一个AI从业者问他市场上谁家的大模型更为优秀。他应该会告诉你“去看这家有多少算力投入训练”,更为言简的话他会以“存储有多少块英伟达算力芯片”作为更直接的衡量标准。
每经记者:郑雨航 实习记者 岳楚鹏 每经编辑:高涵虽然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一直是AI新闻的焦点,但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它们的局限性。最近,OpenAI表示,其旗舰GPT模型的改进速度正在放缓,这引发了业内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疑问。
1月8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2025人工智能十大技术趋势。该预测认为,基于Scaling Law(尺度定律)推动基础模型性能提升的训练模式“性价比”持续下降,后训练与特定场景的Scaling law不断被探索。
《科创板日报》1月16日讯(记者 黄心怡 毛明江 张洋洋 郭辉 李明明 陈美)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外AI及大模型在技术与产业落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新的2025年,AI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本报记者 李雯珊近日,A股人型机器人板块相关个股出现较大涨幅。机器人概念被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背后,实质上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连接,那就是AI智能体。近段时间以来,多家科技巨头的最新动作也指向AI智能体的开发。
一、AI热潮下的隐形困境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生成式AI、大模型、自动化算法等概念几乎成为科技圈的“显学”。企业纷纷砸钱投资,希望通过AI获得竞争优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很多公司即便拥有顶尖的算力、最先进的模型,AI的表现依然差强人意,甚至不如几年前的老旧算法。
面向未来的产业探索之路,不仅需要指南针,企业更需要导航仪,“摸着石头过河”远不如摸着“先行者经验”过河来得稳健。日前,聚焦腾讯在AI大模型落地系列的最新案例的《激活:AI大潮下的新质生产力》正式出版,并在京东、微信读书等渠道上架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