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网上读过一个故事,讲的是芬兰的一个小孩子在十岁那年,为家里做了一点事情,他可能觉得需要有一些回报,于是就写到,“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到邮局10芬尼,在花园里帮大人干活20芬尼……”如果你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给你一个这样的纸条,你会作何反应?有些家长也可能会暴跳如雷。
主创团·安歌好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答案并不明了。每位父母都在尝试和摸索中,费力地寻找答案。 或许是名校入场券,是价格不菲的课程,又或许是见过繁华的底气。 然而,真正好的教育,功夫并不在孩子身上。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的根在父母,言行出自家庭。
孩子不好好吃饭,不按时做作业,起床磨蹭?——需要培养自理好习惯!成绩提不上去,不能自主学习,上课不听讲?——需要培养学习好习惯!爱撒慌,不敢承担责任,不守规则?——需要培养负责好习惯!不体谅父母,不尊重老师,不爱交朋友?——需要培养尊重好习惯!不懂团队合作,不爱护动物,冷漠暴躁?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文道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中国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工农业生产严重受损,社会交往严重受阻,所有的学校都推迟开学,中国父母与孩子正在经历着最为漫长的寒假…
每年高考放榜后,寒门贵子都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这就给人产生一种错觉:高考状元大多出自寒门。实际上,媒体对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高考状元进行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状元是城镇户口,只有15%的是农村户口。
众所周知,“在家教育”这个方法行不通。即使你最终才智过人,但缺少娴熟的社交技能,必然会使你的生活显得不完整。即使你能举出许多“自学成才”的例子,如人类基因计划组的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他们令你为之疯狂为之骄傲,但与你无关,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