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全国,“借读”一直都是升学过程中的一条灰色地带,部分学生家长不断利用借读的名义“走后门”,特别是一些对口公办菜中的学生,通过一定途径借读到民办学校,由于借读生还要回学籍所在学校参加中考,公办菜中以此提高了升学率,民办学校则可以收取不菲的费用,所以此类操作屡禁不止,引起不少家长的关注。
这位家长的担心,其实也是大部分家长们的担心:1、面临中考的巨大竞争压力,难免会有同学或家长认为借读生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因为借读生的学籍挂在公办学校,再去民办初中就读,最终中考成绩是公办初中的,有可能提高升学率。
对于家有初中生的爸妈来说,中考是一道重要的门槛。当初小升初时削尖了脑袋想去好的学校就读,也就是为了升高中时能进前三、前八所。但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没能进入心仪的初中,而是选择借读,会有什么闹心事呢?近日19楼上就有一篇热门帖子:家孩子由于是借读,碰到了学籍被封存的问题。
据教育部消息,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省份教育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印发《关于几起普通高中违规招收借读生查处情况的通报》,对部分普通高中违规招收借读生的查处情况进行了通报,淮安市北师大淮安学校因违规招收借读生被点名。
据教育部网站10月12日消息,为进一步严肃普通高中招生纪律,强化警示作用,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省份教育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印发《关于几起普通高中违规招收借读生查处情况的通报》,对部分普通高中违规招收借读生的查处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就目前一些考生及家长仍有择校借读侥幸心理 市教育局提醒:借读实不可取 留校更有优势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支荣)每年普通高中招生阶段,总有少数被一般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家长寻找“熟人”,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知名的示范性高中“借读”。
近期,山西多地严查“借读”行为,在今年5月26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出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或借转学名义变相掐尖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