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表演队伍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巡游祈福。施亚磊 摄2月23日晚,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举行“十二生肖”花灯闹元宵活动,花灯表演队伍舞动着各类生肖造型的卡通花灯,在古村中巡游祈福,喜迎元宵佳节。小朋友在舞花灯。施亚磊 摄花灯表演队伍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巡游祈福。
带有梅兰竹菊的面灯。 刘鸿鹤 摄中新网安徽宿州2月5日电(刘鸿鹤)提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自然会想起吃汤圆、拎灯花、猜灯谜……在安徽宿州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元宵节习俗——“蒸面灯”,当地老百姓会在元宵节晚上将蒸好的面灯摆放在家中的各个位置,寓意来年亮亮堂堂、平平安安。
来源:【人民网】汪瑞华 张俊长约300米的板龙灯。人民网 张俊摄“上烛!”时间来到晚上六点,随着一声令下,原本被夜色笼罩着的南陵体育场,瞬间亮堂了起来。“十五里头都是年”,尽管春节假期已过,但南陵县的年味意犹未尽。
当晚,一场热闹的“元宵闹灯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举行,缤纷多彩的花灯交织起舞,在古村中巡游祈福,吸引众多游客围观欣赏。2月11日晚,花灯表演队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巡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樊成柱 摄)2月11日晚,花灯表演队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巡游。
小朋友点亮面灯玩耍。 陈光金 摄制作“面灯”需要先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上锅蒸熟。 陈光金摄在正月十五晚上,当地人会把蒸好的面灯,插上灯芯点燃。 陈光金摄正在往蒸好的面灯内加入食用油。 陈光金 摄村民们将面团捏成各种造型,制做面灯。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12日电 (记者 韩苏原)11日晚,夜幕降临,安徽黟县宏村街巷中,鱼灯、兔子灯等花灯队伍穿行,吸引了许多游客观赏体验。每年元宵节期间,黟县的宏村、西递等地都会迎来“闹灯会”。村民们手持各式花灯,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穿梭于古村之中,灯光摇曳、人影绰绰。
元宵佳节将至,各地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感受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迎接元宵节的到来。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正上演“舞动新征程·幸福中国年”传统民俗灯会,让群众在欢乐的节日氛围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人们舞龙游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龙腾虎跃闹新春,动如脱兔勇争先。
2月10日,由安徽省涡阳县委宣传部指导,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办、承办的“老子故里·道源涡阳”乙巳年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在县文化馆盛大举行。活动现场,五彩的花灯交相辉映,极具魅力的盘鼓舞蹈里,身姿矫健的舞者们精准地随着节奏分明的鼓点有力地跳跃。
在安徽宿州,有元宵节点面灯的习俗。小麦粉是制作面灯的原材料。善做面食的北方人在这天会做好12盏精致的面灯,12盏灯代表12个月份,遇上闰年还要多做一盏。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小工具,将面灯捏成花、狗、鸡、兔、龙等不同形状。代表不同月份的面灯蒸熟之后,面盏里的水量会有所不同。
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迎来乙巳蛇年元宵节近日,蜀山区各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丰富多彩的活动轮番上演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2月12日,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人们在观看舞龙舞狮表演、猜灯谜,庆贺
元宵节临近,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手工制作灯笼技艺非遗传承人蔡国成忙碌起来。年过七旬的蔡国成从十多岁就开始学习扎灯笼,他扎出的小兔灯质朴轻巧。一盏盏灯笼亮起,将祈祷祝福、吉祥喜悦的情感融进了跃动的灯火之中。
大皖新闻讯 今年的元宵佳节正值双休日,有平台数据显示,各地元宵文旅消费热度高涨,截至2月21日,该平台“元宵节”的相关搜索量周环比增长超300%。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有受访市民告诉记者,趁着寒假的尾巴,带孩子赏花灯猜灯谜是这次过节的主角。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有吃汤圆、猜灯谜、逛灯会、舞狮等等传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饮食习惯和习俗都不大相同,在过元宵节时,在我们安徽宿州一直流传着蒸面灯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