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点击观看原创微视频20世纪50年代,一位30岁出头的小伙子,告别花甲之年的母亲,登上了一座地图上查不到的荒凉小岛,从此,在这里埋头苦干30多年。他为什么要从家人眼前“消失”,从此杳无音信? 他就是黄旭华。
他就是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广东,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属于革命战争年代。交通大学毕业后的黄旭华进入了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从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因工作能力突出被选中当任核潜艇工程副总工程师,这个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保密,并且一旦踏入进去就出不来,黄旭华被问及能不能接受时,黄旭华毫不犹豫的点头。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
新华社武汉2月9日电(记者余国庆、潘志伟)多次采访黄旭华院士,也多次拍摄他进入办公室工作的影像,但2月7日,记者站在以往经常采访拍摄黄老的走廊里,这一次看到的却是因保密贴在门上的封条,恍惚中突然意识到,这位一生“为国铸剑”的老人,在前一天晚上,真的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办公室。
1958年7月,海军舰船修造部和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联合组建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同年8月,我国第一个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正式上马。就在这个月的一天,黄旭华突然接到去北京出差的通知,没说什么任务,也没说去多少天,到了之后才知道,他被抽调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
来源:央视网20世纪50年代,一位30岁出头的小伙子,告别花甲之年的母亲,登上了一座地图上查不到的荒凉小岛,从此,在这里埋头苦干30多年。他为什么要从家人眼前“消失”,从此杳无音信?他就是黄旭华。1958年,被选为中国首批研制核潜艇的29个人之一。
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祖慰 (报告文学集)(《文汇月刊》1987年第6期)我写作品或读作品,为了体验一下超出我想象的别人的人生,我有个新的寿命算法:一个人一辈子活上八十岁了不得了,倘若在这一辈子里又能体验到一两千个别人的而有趣的人生岂不成了真正的2000 X 80 = 超“万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