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上阵杀敌,驱除鞑虏,是每一位中华有志男儿的夙愿,但是奔赴疆场,也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付出宝贵的生命,但是革命英雄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正是他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 “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86年的一天,陈昌奉病重,他虚弱地躺在床上,看着墙上挂着的毛主席画像,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能去见毛主席了。但是在离开人世前,他还有一件事没有办好,很是遗憾。
陈昌奉是江西宁都人,因为家里贫寒,14岁就独自一人去找红军队伍参军,15岁在朱德的推荐之下做了毛泽东的勤务员,负责毛泽东的饮食起居和安全保卫,一干就是6年,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本文载《巴蜀史志》2 024年 第1期毛主席警卫员胡长保烈士籍贯考证曹小淦 夏 云毛主席曾经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上到井冈山,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建立根据地,保存并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带出了一支工农武装队伍,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