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绘本馆经营者,向家长荐书,为孩子读故事,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长,有找我分享感动与惊喜的,也有各种抱怨的。最近,向一个家长推荐了《玛德琳》,就遭到了严重的吐槽。当时,她问我这本书怎么样?
宝贝格子专栏很多时候宝贝们的淘气劲儿是令人烦恼无奈的,他们经常调皮的做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以至于现在有个专用的名字——熊孩子!然而,小乐菌想说,你知道吗,做个安静的熊孩子也不容易!同样,看你能忍到第几张?!1.哦,疼。。。。。2.灌个篮容易么?3.奥斯卡影帝就是你了!4.谁来帮帮我?
小孩子都比较调皮,但是有些孩子非常惹人喜爱,而有些孩子却让人敬而远之。尤其是那些不听话、没教养的孩子,网上就有一个词来专门形容这样的孩子,那就是“熊孩子”。在生活中“熊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公共场合乱跑乱叫,看到小动物要上前欺负一番,根本没有规矩意识。
本文来自周刊君的小伙伴安利微刊(ID:AmwayDaily)辣妈说:马上就年底了,一大波聚会即将蜂拥而至,估摸着又有一大波人要在朋友圈控诉“熊孩子”了:神马随便翻人家抽屉吃人家零食,神马在餐厅里敲盘子敲碗还跑来跑去,神马揪别人家狗尾巴咬别人家猫耳朵,神马在地铁里大喊大叫满地打滚…
C A N D Y ✍ B O O K△ 音乐已备,请享用很(能)熊的孩子看到这些让人糟心,又想笑的照片真是让人无奈。孩子们让人哭笑不得的表现是大人最头痛也是觉得最有乐趣的事情,其实我们小的时候也曾经是这样,各种破坏和肆意的乱涂。
关注瀚思,把心理学带在身边。有一回在国外坐飞机,当时正好是假期,飞机上有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孩子的组合。整个飞行过程中感觉很平稳,基本没有小孩持续尖叫大哭的声音,偶尔有一两声小孩子的声音,但是很快跟着一声“shh”,然后就安静了。
前几天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个3、4模样的男孩多次踩邻座陌生人的脚,嗅到男孩的“敌意”后,那位陌生人即便是心中很郁闷、不满,也不好大庭广众去跟一个孩子计较,看了看孩子对面的家长无动于衷后起身离开,转眼间发现男孩的妈妈一屁股坐到离开的座位,恍然之间才知道“这是带着孩子的变相抢座位呢”。
昨天下班回家,等电梯上楼,电梯到一楼后,出来一位3岁多的小男孩,平时也老见就点笑笑,不像以往一样叫我阿姨,而是一溜烟小跑着走了,后面跟着出来的爷爷奶奶也没像以往一样跟我笑笑,而是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走了。
文/广州日报记者 陈薇薇 图/Gettyimages 孩子在车厢机舱里吵闹喧哗,跑来跑去,吵得旁人不得安宁;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进厕所不排队,急了就让孩子往洗手槽里一尿;电梯一开门就冲入其中,丝毫没有“先下后上”的意识;吃饭时抢夺餐盘,饭后一片狼藉……更过分的是“熊爹妈”们丝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