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对广州市一公司违法生产二类医疗器械的行为依法作出罚款291750元、没收违法产品经皮穴位电刺激仪1台的行政处罚,信息如下:行政相对人名称广州市xxxx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行政相对人类别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行政相对人代码_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法定代表人xx
近期,广州深入推进涉疫药品与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5月24日,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批涉疫药品医疗器械违法典型案例。案例1:生产的红外体温计不符合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经检验,当事人广州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次红外体温计不符合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
9月18日,“广州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活动以“供需精准对接·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搭建医疗器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一条龙”要素对接交流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2023年,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医疗器械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持续加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医疗器械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了一批重大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械安全。现将8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典型案例信息公布如下。
4月25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6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的典型案例信息,案例涵盖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以及网络销售等多个环节。一、上海优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可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二类医疗器械案2023年2月2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优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医用耗材是什么?名字听起来虽然很专业,但是与人们日常就诊息息相关:检测试剂、视力矫正器、人工关节等都是医用耗材。你可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使用的是同一种类医用耗材,可有的叫眼镜,有的叫可视透视镜,有的叫视力矫正器,而且价格不一样。究竟这3个名称有什么不同吗?
南都讯 4月20日,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2023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暨广州知识产权成果展示”专题活动,并发布了“2022年广州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相关典型案例,涵盖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执法的知识产权案例。
诚信广东器械,健康湾区生活。5月25日,广东省2022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布暨2023年法人法规宣贯会在佛山市三水区举办,大会授予152家企业质量信用A类牌匾,对医疗器械监管新法规、产业新政策及发展新动态等进行宣讲,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2021中国医疗器械行业100强榜单”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发展契机,疫情之后,中国的口罩、核酸检测试剂盒、ECMO等医疗器械需求激增,行业大热也使得资本涌入其中,帮助行业更迅速的发展。
据深圳市检察院近日公布,该院对号称“热玛吉”美容设备、耗材代理进口“第一人”的被告人罗某某依法以走私普通货物罪提起公诉,同时起诉的还有涉案单位甲公司。该系列案涉及单位犯罪的公司多达11家,刑事责任人20余人,近日已陆续移送起诉,案件正在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