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赵迪)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是循环还是因果报应?近日,沉浸式悬疑脱口秀《克莱因历史》在北京喜剧院·FUN空间上演。1月20日晚,北京喜剧院,沉浸式脱口秀《克莱因历史》,剧中主角王新华。
你有没有那种“一语成谶”的时候?时过境迁,小时候说的话,或者做的事,若干年后,竟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不偏不倚的正中自己的眉心!就像被命运安排好的“回旋镖”!让我们在惊愕中顿悟,原来成长的轨迹早已注定!一起来看看网友的分享!
阅读文章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小妹这厢有礼了!曾经,家庭中的矛盾如同射出的子弹,直中心头,痛彻心扉,不是吗?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马儒昱(苏州大学)最近一段时间“子弹文学”似乎火了起来。“少年时曾经写下的 xxx ,长大后突然发现,写的其实是自己”。好似少年时,捡到把“真枪”对空开了一枪,总以为无人中枪。多年之后的某一天,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回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
最近在各个平台冲浪,时不时就能看到下面这段仿佛教育学考试资料的话: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第一次刷到时还有些蒙,以为又是什么突然冒出的流行热梗。
枪战类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不过,在像《第一滴血》、《敢死队》这样的电影中,我们发现主角往往在中了几枪之后还能行动自如,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中枪后的感觉到底是如何呢?哪个真有铁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