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蜘蛛网”状岩石结构海外网11月26日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道,美国航天局(NASA)在火星赤道附近一个从未被探索过的区域发现了神秘的“蜘蛛网”状岩石结构,NASA已派“好奇”号火星车去进行探测。专家表示,该岩石结构可能预示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行星科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火星寒冷清晨的高耸古火山山峰观察到结霜。这一发现支持火星巨型火山上的局部大气环流在火星表面和大气之间的活跃水体交换中起到了作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由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火星除了两极的冰冻水外,地表下仍然拥有大量液态水。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航天局“洞察号”火星探测器2018至2022年收集的数据。研究团队估算出火星地下水的容量可覆盖整个星球,深度可达1到2公里。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SHARAD)的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揭示火星埃律西昂平原一个撞击坑的分层结构演化历史。进一步分析表明,火星在晚亚马逊纪的风成作用较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火星作为地球的近邻,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多年来,各国纷纷发射探测器,试图揭开这颗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在众多的火星探测任务中,好奇号、毅力号等探测器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2012年8月,好奇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的盖尔陨石坑。
当地时间12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火星地表下存在大量液态水。该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火星海洋的最有力证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官网截图几十年来,关于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的问题一直吸引着科学家。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山】“火星地下存在大量水资源”成为近期天文界的一项重大发现。但美国“太空”网站13日对社交媒体上“如何利用火星水资源”的讨论“泼了一盆冷水”。报道称,近期内人类可能根本没有办法有效利用它们。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又有新发现了,这一项突破,对未来我国火星计划来说,是绝对有好处的。祝融号大家不陌生了,这是我国首次火星任务——天问一号火星车,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而在我国祝融号进行任务期间,其实也已经实现了不少的重大成果了。
来自意大利宇航局的团队,日前通过雷达在火星南极附近冰层的地下发现了一个液态水湖。据称,这一地下湖泊跨度大约在20千米左右,位于火星地表之下约1.5公里处。这一发现于7月25日刊登在《科学》期刊上。此前科学家们认为火星上没有液态水,水大部分以冰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