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再让我玩十分钟!就十分钟!”深夜11点,儿子缩在被窝里死死攥着手机,寒假作业还摊在书桌上,数学卷子只写了名字。你气得太阳穴突突跳,骂也骂了,哄也哄了,最后只能摔门出去——这场景眼熟吗?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此类场景。
假期到开学的过渡期,学生们面临从生活作息到学习、到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变化,很多孩子可能感到不适应,尤其是面对手机无法割舍,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回归“开学模式”?首先“收”手机不是让孩子不玩手机,而是帮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这也是教会孩子自我管理的重要一步。
昨日下午,长沙南雅中学校园里,背着大包小包的家长和孩子正准备报到入学。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起床虽然艰难,却不得不加快速度;元宵节还没到,小儿郎们就已经背上书包上学堂——长沙市中小学生昨日和今日报到,3月2日正式开学,新学期又开始了。这次的“收心”,没有前奏,直接进入主题。
2月23日晚上,杭州市澎诚中学初一年级的家长会上,每一位家长都被“收”走了手机——放置在教室里的指定位置,与自己的手机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断舍离”。在家长会上,家长们还收到了一份学校草拟的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
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新学期就要开始了,若此时不让孩子收心,开学后很有可能会患上“暑期综合征”,从而影响新学期的学习状态。然而,在经历一个暑假的放松之后,不少孩子变散漫了,拖沓磨蹭、不自律……其中,最让部分家长们头疼的,莫过于孩子的手机依赖症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新学期就要开始了。经历了一个暑假,不少孩子变散漫了,拖沓磨蹭、不自律、不爱学习……若此时不收心,开学后很有可能会患上“暑期综合征”,从而影响新学期的学习状态。如何积极应对,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提前“收心”是关键。
家长会上交手机 学校供图甲方(孩子)不得在周一到周五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周末使用不超过1小时;乙方(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于手机,不得在甲方学习时看手机——新学期开始,杭州一所中学的400余名学生全部签署这样一份《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
近日,杭州有不少家长收到了班主任的通知,暑假接近尾声,除了完成暑假作业,也要求孩子们“调整作息时间,收收心,积极迎接新学期”。如何收心?家长们普遍想到的是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为此杭州陈女士与儿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假期初始,陈女士的儿子小宝(化名)提出想要拥有一台自己的手机。
有一次去餐馆吃饭,看到一位带孩子的妈妈和另一位女士就餐,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两人聊天,孩子刚坐上餐椅,妈妈就给了他一部手机,播放动画片让孩子看。整顿饭孩子都非常安静地看手机,等到妈妈聊完天,让孩子吃饭,孩子却无动于衷。妈妈无奈,只能抢走手机,换来的却是孩子在餐馆里大哭。
□胡梦芸(湖南师范大学)近日,《郑州日报》报道,福建一中学某班在家长会上提议家长应没收学生手机,遭到一名女家长直言反对,该家长说“我们家孩子收不了”“孩子之前上课路上出过问题,不带手机不安全”,并且表明原来多次向学校反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