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2月16日报道,德米日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小伙,已经在中国生活了近十年时间。因两年前用视频记录自己在浙江农村朴实、地道的乡村生活而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收获了众多粉丝,他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当地村民卖农产品。
中国日报网5月4日电 本期《中国那些事儿》的主人公,是来自牙买加的姑娘Sabrina。她原计划在中国作短暂停留,但随着对中国国情、文化了解得越多,她就越对中国充满好奇,索性留下来,今年已经是她在中国生活的第四年。
感谢你那么忙还有空点进我的文章,来都来了,麻烦你帮我点个赞吧,你的认可是我创作的动力源泉,祝你每天都健康,开心,发财!老外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看病经历,评论区引发大量共鸣,颠覆了认知1.美国看病这么贵吗,那可是25000美金啊,换算成人民币是15万啊,这么多钱,做手术也能下来了吧。
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生活的标配,大大提升了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便利度。随着中外人员往来进一步密切,外籍来华人员是否能方便地在中国支付、消费?他们遇到过哪些困难?又得到了哪些帮助?如今体验感如何呢?来自刚果(布)的留学生格雷·博凯特,现在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佛山新闻网特别推出《新时代,我在中国》系列策划,聚焦多位生活工作在佛山的外籍友人,分享他们在新时代中国的体验、感受和故事。本期邀请了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嘉宾,分别是来自俄罗斯的Lisa,德国的Peter,和亚美尼亚的Amalya,马上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China Travel火了之后,听说来了很多外国朋友。如何帮助他们更便利地在中国生活?关于通信、银行卡、手机支付、公共交通、租车、住宿等,这份官方出品的生活指南有详解↓↓转给外国朋友,Welcome to China!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4月9日,人民网发布题为《新时代,我在中国|法国高管潘伯良:每天在昆明看日出》,讲述一位来自法国的潘伯良,在昆明定居近10年,深度体验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他说,选择来中国,不只是因为工作,更多是出于对中文、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中国日报网9月29日电 “作为一位外籍人士和三个孩子的母亲,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让人感到‘宾至如归’,是一个完美安家地,”来自法国的初创企业家娜塔莎·塔拉斯孔(NatachaTarascon)说道。随着上海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上海工作、学习和生活。
“五一”期间,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在各地铁路的高峰客流中,经常能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外国旅客,他们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感叹“中国速度”和“中国服务”。从哈尔滨到牡丹江的D7975次列车上,180位俄罗斯游客挤满了三个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