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去给爷爷奶奶扫墓的时候,注意到墓碑上有故、考、妣的字样,奶奶是前年过世的,这个合墓在爷爷十多年前过世时就给奶奶留了位,奶奶健在的时候,那个“妣”后面她的名字是漆成红色的。以前从没有注意过墓碑上的字,有的碑上还有“显”字,都不明白什么意思。
丧葬礼仪是古人历来比较重视的文化,就连古代墓碑上刻的字也十分讲究,名字和时间比较好理解,但其中有几个字却让人一头雾水,这就是“故、显、考、妣”四个字。这四个字分别代表着什么样的意思,它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又有何不同?当墓碑上书写“故”的时候,它总是用来形容老旧的事物或人,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字,它被作用于墓碑上,一般都是为了形容逝去的人,有了这个字的加持,墓碑上的文字会显得更加严谨。墓碑上的“显”与古时候的一个谥号制度有关系,古时候的君王要设定属于自己的年号,而当君王逝世后,人们要为其设立谥号,谥号是对其一生的总结概括。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将设2个学校顺序志愿,每校设4个专业志愿、1个专业服从调剂项。今天,记者从省招考院获悉,为了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今年山东调整了艺术类提前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在艺术类提前批取得两个以上高校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可以填报两个学校顺序志愿。
最近头条上最火的国内新闻,莫过于山东高考顶替事件,以陈春秀为始,陆续曝光的王丽丽、苟晶等被顶替考生名单,242这一惊人数据,不少网友都感叹:曾以为高考是寒门学子最后的出路,但没想到,连这点最后的公平也被践踏!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丧葬习俗,从最开始的“墓而不坟”,就是人死了只埋葬于地下,地表上不树任何标志。到后来要在陵墓上堆个小土堆,再到后来又有了“人死立碑"的习俗,既方便指引子孙后代来拜祭,又彰显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子孙们对先人的孝道。
《说文解字》:考,衰老。考,甲骨文(长发的老人)(亥,即“咳”),表示呼吸紧促、经常咳嗽的老人。有的甲骨文(长发的老人)(手拄棍杖),表示拄杖的长发老人。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杖写成“卜”。有的金文将“卜”写成“于”。有的金文省去手形。造字本义:老化,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