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元宵节是一个独特的节日。它不仅标志着春节的结束,也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团圆和圆满。民间有句俗语:“元宵大于年,年小月半大”。这种说法看似与传统观念相悖,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出自第一回甄士隐和贾雨村见面: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红楼梦》里一开头写宝玉出场时,就都戴着只“金螭璎珞圈”,璎珞上自然是挂着他的寄名锁和“通灵宝玉”,宝钗也有一个金璎珞圈,所缀金锁上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吉谶,可有三生石前的旧因缘恒于宝玉心间,金玉良缘到底还是成了“美中不足”。
资料图:小寒时节,地处甘肃祁连山下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朝阳初升,天空湛蓝、云彩火红,映得湖水色彩瑰丽。陈礼 摄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上官云)“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也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
旧岁已暮,寒冬渐深。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阐释小寒的:“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十二月”,指农历岁末的腊月:腊月初迎来小寒,腊月半迎来大寒。古语曰:“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顾名思义,小寒的气候特点是冷,但还未冷到极致,故名“小”。
来源:【定边融媒】传统二十四节气家暖向朝晖清寒小寒至小寒节气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冬季进入了封冻期的开始虽然“小寒”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冷,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相较于大寒,小寒更像是一个冬季的序曲,让我们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好准备。
生活习俗:服装:建国前,富裕人家在冬季除穿棉短袄、棉长袄、衫外,还预备皮坎背、皮毛短袄、长袄;穷人多数只穿土布棉袄、夹裤过冬,极穷者只以夹衣单裤御寒。高温季节,富者多穿麻纱、丝绸;穷者男性多裸胸露背,下着土布短裤或长裤,赤脚,背披一条蓝花土布汗巾。
来源:新华社挥别冬至,迎来小寒。此时节,北国四野苍茫,千里冰封;南方多地寒意刺骨。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但未至最寒,到大寒时节,寒冷才会达到极致。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
北京时间1月5日10时33分,我们迎来小寒节气,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到来。不过,在最冷的日子里,却有最暖、最美的期盼,那就是——年的味道将愈来愈浓,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小寒·三候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1月5日挥别冬至,迎来小寒。此时节,北国四野苍茫,千里冰封;南方多地寒意刺骨。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但未至最寒,到大寒时节,寒冷才会达到极致。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小寒:晓日初长,盼雪迎春新华社记者严赋憬、高敬“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1月5日,我们将迎来小寒节气。每年公历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小寒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第五个节气,也是进入公历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