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近几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在肝外很多器官组织中都能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且都是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沉积于肝外组织,这些乙肝病毒可以引起很多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肾、胰、胆、心脏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疾病等。
3月18日是第22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发症。
什么是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慢性HBV感染的发生与感染年龄有关。
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乙肝病毒数量10的8次方,都这么高了要不要抗病毒?乙肝病毒数量是衡量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度和传染性的数值,真正体内乙肝病毒量的高和低,在乙肝病毒的感染过程中会有比较明显的波动,时常会过高或降低,这都是正常现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就会有肝炎。不过,“无需治疗”的原因可不是想留着乙肝病毒在体内,而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因此也就只能任它们在体内,等它们肆虐,导致肝炎发作,再使用抗病毒治疗,出手打击它们。
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 乙肝又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传染性肝病。乙肝都有哪些传播途径?戳图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