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金三银四”的招工季面对越来越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焦虑感几乎要“漫出屏幕”深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孔乙己文学”借机孕育而生也有称其为“长衫文学”没想到这个话题居然就引发了网友的大量共鸣有些人大倒苦水慨叹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抑郁难平有些人真的付诸行动放下身段进入社会寻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孙滔“做了很多尝试,也走了不少弯路。”这是齐炜祯对自己27岁人生的归纳,而他的大部分“弯路”都是在18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以后走的。齐炜祯是中国科大2019级博士生,学术方向为自然语言生成与预训练。
近来,“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爆火于网络,引起了不少人的暴怒。“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源于7月8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的一篇杨时旸写的关于近日在网上易烊千玺等三人考取国家话剧院的这一热门事件的文章,其中文章中出现了“小镇做题家”这一词。
□李洪 (西华师范大学)2021年,衡水学霸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的一段励志演讲中直言,“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争议,而今,张锡峰后悔为赚钱而学计算机的词条再次登上热搜。
最近,由于明星考编争议,“小镇做题家”再度成为网络热词。这原本出自出身于小城市或县城的学子用来自嘲的“梗”,现在根据网络上的解释,泛指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学习,擅长应试,高考考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在再度爆火之际,这个原本是农村、小城镇生源学生自谦的称谓,如今也已经溢出了它的本义,平添几分鄙夷的味道——在常见的讨论话语里,“小镇”意指普通家庭,出身普通家庭则等同于未经世面、目光短浅、视野狭窄、不善交际、身无长处,除了做题考试,其他方面全是短板硬伤。
“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易烊千玺考编的话题甚嚣尘上,舆论哗然之际,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的文章,嘲讽那些出生普通却仍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的“小镇做题家”,引起大众强烈不适。
小镇做题家特指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高考考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去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但是到了大学,一切都不一样了,只会做题的小镇人士很难去融入这样的生活,只会做题,不懂交际,没有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之后很多人变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无力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