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陆军才是解放军的最大军种、也是解放军各军种公认的“老大哥”,这话啊其实一点也没说错。抛开光辉历史和兵力规模不谈,单就综合战力而言,解放军陆军的战力辐射范围已经覆盖了陆地、空中和海上,是妥妥的“全能型选手”;
日本人说,如果陆军有充足的弹药,但没有飞机。而海军有大量飞机,但没有弹药。那面对美军,日本的战斗力为零。这段描述可以说非常真实的展现了近代日本海陆军的矛盾。上期我们聊了日本海路与陆军矛盾的起源。今天我们聊聊为什么新政府成立以后,海陆军之间的矛盾为什么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深。
中共第一支海上武装并不是诞生在1949年4月23日、由三野张爱萍担任司令员的华东海军,而是诞生在烽火连天的1941年3月,诞生在江苏省如东县何家灶三官殿(今属长沙镇卫海村)的新四军一师直属海防大队,它的诞生凝聚着新四军一师原师长粟裕、三旅旅长陶勇的心血。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小野传说编辑/小野传说前言解放军从建国发展到今天,武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陆军作战能力还得到过美军的认可,不料,张召忠对解放军的看法和美军存在差异。
当然,当时仍然无力自己制造铁甲大舰,只能继续准备从英德等欧洲传统工业强国购买。而清末的最后15年,随着近代工业矿业与铁路的出现,朝廷的年收入,居然从封建社会2000多年达到过的极限数字8000万两,一下子猛增到岁入超过1.5亿两;
近日,“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第一次系统地将出水于不同地区的五艘北洋海军沉舰出水文物集中展出,330余件(套)文物和相关展品诉说着那段沉痛的历史。在展厅中,有一幅放大版“靖远”舰官兵合影,足足占了一整面墙,备受观众关注。
前几天写了篇聊聊我军的军服发展史(上),主要回顾了建国前我军三代军服的情况。今天继续下半篇,讲一讲建国后人民解放军军服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军服大体上可划分为六代,即50式、55式、65式、85式、87式、07式军服,目前全军正在使用的是07式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