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管子·权修》【译文】天下以国家为根本;国家以乡为根本;乡镇以家庭为根本;家庭以人为根本;人以自身为根本;而自身是治理的根本。
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分析日本、美国、欧洲的成功企业案例,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入到中国企业管理中,在理论意义上,这很正确。但我发现,有一点大家可能忽略了,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一点其实很多企业并没有搞清楚。
“以人为本”今天已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用语,从字面上讲,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80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达成的共识是对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应加以区分: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是错误的,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原则是合理的。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从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这个概念就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重视,也成为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与发展,它是各行各业制定和执行有关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必须遵崇的最高原则,也是确立和落实具体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必须遵崇的最高准则。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以人为本的意义,作为国家的执政理念与为人民服务的经世之道一脉相传,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的是人民群众,本,指的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四个字的释意就是满足、关切人民群众生存的根本利益与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