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戎苗寨的银饰制作工艺被誉为是一门神奇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传统技艺在苗族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代代相传,被誉为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这里的银饰以手工制作而出名,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匠人们的智慧和心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湖南凤凰是一座朴素迷人的千年古镇。本期《世界看湖南》走进湘西边城。收看方式:湖南国际频道现已覆盖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电视用户可调频进行收看,网络用户可通过芒果TV的“直播页面→电视台→国际频道”进行在线收看。
45岁的庹俊鹖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田镇庹家村苗家后生。苗族有佩戴银饰的习俗。庹俊鹖家世代为银匠。 庹俊鹖8岁就跟父亲学制作银饰,12岁便能独自完成银饰制作了。“祖上的老手艺不能在我这就弄丢了。
柳州,又称龙城,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同胞,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了独特的生活传统和生产智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又被称为“银匠村”有着四百年银饰锻造历史是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发源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与银饰有着极深的渊源他们子承父业薪火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手工技艺古朴自然生动夺目银匠们把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制作在银饰中让美好的事物栩栩如生统筹:栾小琳策划/设计: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苗族喜爱用银的观念,盛行用银的习俗,不仅是人们坚信将银饰品挂满全身能驱邪避灾,并且,还体现出浓郁浪漫色彩的审美理想和美好愿望。“物必有意,意必吉祥”,人人都想讨个吉利,中个头彩,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传统苗族银饰要手工制作,经过铸炼、锤打、拉丝、搓丝等工序才能完成。雷山苗族银饰十分艳丽夺目,据了解,黔东南州以雷山县和台江县的银饰最美最绚丽,苗族女子头戴的银冠雍容华贵,有银角和银凤雀等造型;而其中又以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银饰最负盛名。
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在漫长岁月中,湘西银饰实现从传统文化符号到现代文化产业的华丽转变——湘西银饰璀璨土家苗寨苗族同胞身着银饰盛装参加婚礼巡游。吴东林 摄(湖南图片库) 苗家银匠麻茂庭在锻造银饰。何佳洁 摄(湖南图片库) 穿戴精美银饰的苗族阿妹。
杨正贵在制作苗族银帽。 陈孝新摄杨正贵制作的苗族银饰。 陈孝新摄“有衣无银,不成盛装”,银饰自古便是苗族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每逢年节或喜庆活动,苗族姑娘们身穿民族服装,戴上款式丰富、造型精美的银饰,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