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 文/图1月2日,凉山州盐源县,“高原明珠”泸沽湖畔,情人牧场栈道雏形已现。这是凉山州泸沽湖的文旅项目之一,沿湖铺设2.8公里生态木栈道,其中1.5公里穿行于花海内,为游客漫步泸沽湖带来新体验。
制图: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党成恩 报道)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环湖地区拥有集蓝天、碧水、草原、黄沙于一体的独特景观。 近年来,随着青海湖环湖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防沙治沙等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当地生态环境持续转好。
1月15日拍摄的滇池景色(无人机照片)。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采取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生态增绿等措施,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介绍,2023年滇池全湖水质持续向好,自2018年上升为Ⅳ类水质后,连续六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
秋日暖阳下,泸沽湖澄碧透亮,游人徜徉在湖光山色间,笑语盈盈,欢歌阵阵。泸沽湖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处,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地表水I类标准。早晨的泸沽湖湖面如镜。
《青烟威文学》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登上日月山顶,时间尚早,我决定继续搭车前往青海湖。刚好在月亭下的公路边上停了一辆出租车,赶紧去问司机,他说车是人家包租的,要经过人家同意。“人家”是两位川妹子,经商量很爽快地答应了。
在珠江上游,云贵高原深处,有一个巨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静置于云南玉溪市的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它就是被形容为“琉璃万顷”的抚仙湖,也被称为“高原明珠”。多年来,抚仙湖一直保持着Ⅰ类优质水资源标准,是维系珠江源头及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1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关注·家园版头条刊文聚焦“高原明珠”滇池湖面碧波荡漾,天空白云朵朵,红嘴鸥振翅翩飞……“高原明珠”滇池正以生态和谐、生机盎然、乡愁永驻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昆明市民感叹道:滇池的水越来越清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近日发表了有关云南省昆明市的报道,介绍了景色优美的滇池。报道指出,“春城”昆明气候宜人,其著名“地标”——滇池,亦被称作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公尺,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高原明珠”。
中新网贵州威宁5月15日电 题:“高原明珠”贵州草海:从“向海而生”到“向绿而行”作者刘美伶成为一名“业余中的专业”候鸟摄影师,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大队副大队长刘广惠用了6年时间;成为“草海守护者”,刘广惠用了35年时间。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高原明珠”滇池是昆明人的母亲湖,滇池流域面积约占昆明14%的土地面积,承载着春城约67%的人口和77%的经济总量。在昆明,人们把把滇池叫做海。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让我们再读一遍“滇海”吧。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无人机俯瞰香格里拉湖。雷建摄无人机俯瞰香格里拉湖。雷建摄牦牛在湖边浅水处嬉戏。曹昆摄水草丰美,牦牛群悠然自得。曹昆摄无人机俯瞰香格里拉湖。雷建摄香格里拉湖畔绿草如茵,是天然的牧场。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高原明珠”洱海,湖泊面积252平方公里,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又被誉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近年来,围绕着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当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走出了一条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