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滴滴方面获悉,其顺风车业务正式对外发布《试运行安全透明度报告》,报告显示,试运行期间,滴滴顺风车未发生刑事及治安案件,共收到用户关于车内纠纷的安全投诉216起,45%为虚假投诉。
据艾媒咨询,近五成受访用户认为顺风车服务需确保合乘双方人身、财产、信息安全。滴滴顺风车永久下线个性化头像、性别、长文评价标签,仅展示与出行相关如“准时、礼貌”等,并新增动态视频验证防作弊、信息核验卡、引入失信人名单筛查以及夜间出行安全防护等特色安全功能、产品。
5月28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滴滴出行获悉,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0中国顺风车专题研究报告》指出,在行业安全标准亟待确立的当下,在主流顺风车平台中,滴滴顺风车凭借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技术力量,其产品方案有望成为行业安全建设的标准。
顺风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远程出行的乘客,同时也帮车主大大的缓解了养车压力;顺风车本来是一个双赢的好产品,但是这个世界上就总有那么几颗耗子屎,打坏一锅好汤;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自从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以来一直在期待着什么时候滴滴顺风车能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就在前两天,偶然发现,滴
也就是说,车主和乘客在实名认证基础上,需要满足1年内无危害人身安全类投诉、无危害财产安全投诉、无严重交通安全投诉以及无其他重大安全投诉,并且在首次夜间出行前,需要通过滴滴顺风车平台完成相应考试,考试通过后才可以发布行程。
近日,滴滴顺风车和哈啰顺风车先后宣布整改“人车不符”现象。滴滴顺风车发布的《试运行安全透明度报告》显示,试运行期间,滴滴顺风车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驳回不符合新认证要求的车主317792人,对824名代刷脸及使用作弊工具的用户永久暂停服务。
近年来,网约车的出现既解决了城市的早晚高峰期上班族打车难的问题,也满足了城市中市民的出行需要,顺风车也乘着东风顺势崛起,以高性价比走进不少打车一族的心里,但是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监管难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买车已经很久了,之前也没有跑过顺风车,今年感觉经济不行,觉钱不够用,自己也是经常每周从深圳到广州周期性的两地跑。所以我就开始跑顺风车,每次都自己接个人,减轻自己的车子的消耗的带来的经济成本,而我就注册了三个顺风车平台,今天我来对比一下这三个平台(嘀嗒、哈啰、滴滴)的使用感受。
不少人和超妹一样,再一次谨慎减少了公共交通出行,重新回到了网约车、顺风车的怀抱。和相对专业的快车、专车相比,顺风车车主并非专业司机,基本都是白领车主顺路搭载乘客,因此,仅有被动救助的安全机制远远不够,各个顺风车平台是否有严格的准入门槛,是否对车主进行了有效的约束,才是保障乘客出行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