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还是那个做珠宝的,今天咱们聊一部小说《流浪地球》,先声明一下,今天聊的是原著,不是电影。在书里,是以男主角“我”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背景是这样的,在三个多世纪以前,天体物理学家们就发现,太阳即将产生一次叫做氦闪的剧烈爆炸,爆炸完之后,太阳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大年初三,去看了《流浪地球2》,很震撼。豆瓣上将近60万人打分,打出了8.2的高分,也充分说明了电影的品质。小花不由感叹,中国的科幻电影未来可期。但是,作为一名当年看完《流浪地球1》,去特意看完原著的观众,我的观影感受可能跟许多网友有点不同。刘慈欣写的《流浪地球》原著,只有2.
在未来,太阳将经历一次“氦闪”的剧烈爆炸,膨胀为一颗巨大但暗淡的红巨星,在400年后吞噬太阳系。人类的唯一生路,是向外太空恒星际移民,目标:4.2光年外,半人马座比邻星。而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2500年时间、100代人......
无论你是否会去看《流浪地球2》的电影,半只猫都建议你了解一下行星发动机的概念,一定会让你叹为观止。这一期,半只猫会从以下方面全面解读“行星发动机”1、为什么要造行星发动机?2、发动机如何产生推力?3、发动机的参数和构造?4、对地球产生的影响?5、现实中能否造出行星发动机?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摄影 华小峰《星际迷航》《星球大战》《星际穿越》《流浪地球》……除了科幻文学,很多人接触科幻是通过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说过:“科幻电影是通往未来和‘异世界’的梦。”那这个梦是如何编织的?
在《流浪地球》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类团结一心营救地球的故事,愣是把地球从被木星吸干的困境解救了出来了,可以说,这样的剧情,让人看得非常揪心又感动,好在最后,人类成功营救了地球,可是,这只是看到的情节,如果你拜读过刘慈欣的原著小说的话,你就会发现剧情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前几天看完了《流浪地球2》,真的有种烧脑的感觉,就像当初看《盗梦空间》一样,需要每一个细节地去解读,当然,这不是语文的“阅读理解”,过分解读作者的意图,就如同《黑客帝国》除了故事本身、特效燃炸之外,其包含的哲学思想、宏大的世界观、人文观都是影评人津津乐道的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