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本报讯(记者 顾泳)昨天是世界安宁疗护日,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大学、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主题活动上传出消息:上海共设有261家安宁疗护机构,全覆盖分布全市248家社区
介入处理单位: 福田区民政局南都讯记者吴春熠 近日,不少华富村居民向南都记者反映称,注册于小区裙楼的一养老服务机构私自将原计划建设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改建为“临终关怀中心”,此举遭到了大多数业主的反对。
近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安宁疗护中心和老年护理中心转型建设工作的通知》。在2022年,《“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也提出,“十四五”期间,在每个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每个县至少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还应设立安宁疗护病床。
中新网岳阳12月7日电 题:临终关怀志愿者:让临终老人在爱中“转身”作者 张雪盈 徐志雄看到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踏入自家院落,罹患骨癌的吴爷爷借力从小木椅上起身,颤巍巍地转身拿出糖果,熟稔地发给几位志愿者:“又来看我啦,快来吃糖。
《最后的,最初的》是国内首部聚焦临终关怀题材的纪录电影。(片方供图)“我养父是一个非常睿智的老人,但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还是问我可不可以帮他,他想死……”纪录片《最后的,最初的》开篇是一组有些沉重的画面。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洁文 实习生 张语洽 张改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雪媛7月13日下午3时,顺德善耆养老院。冯雪霞洗净双手,做了几个深呼吸,轻轻推开一扇房门。房内,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正躺在床上,床前的电视机正在播放粤剧旋律。“我们来看您啦!”冯雪霞柔声说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本报综合外媒报道临终关怀旨在为接近生命尽头的人提供另一种医疗选择,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程序,并专注于病人的舒适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临终关怀同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收益,为美国公立医疗保险系统节省了大量资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心之所向董晓奥是新加坡竹脚妇幼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从学习到工作,她努力缓解他人的痛苦,充实自己的人生。董晓奥初中毕业独自前往新加坡继续学业。当地学生都较早选定了职业方向,这让初来乍到的董晓奥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通讯员 吴德胜 赵训义 在连续16年获得提名“全国文明城市”的华容县,有一群闪光的“红马甲”——“爱在始终”志愿者,他们是敬老院老人的知心人、临终者床前的贴心人、冰天雪地里的暖心人。
“小弟看着年轻,今年刚好60岁。”在2024年11月的《临终关怀学词典》英文版启动会上,杨友华医师在致辞时,面对着台下安宁疗护的同道,笑着说。很多同道不知道的是,在杨友华60年的生命里,有33年献给了安宁疗护(又称“临终关怀”)。这个时间,只比中国台湾地区安宁疗护发展史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