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的“讣”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常见,因此在阅读或使用时容易误读。然而正确的发音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尊重逝者、以及维护语言的规范性都至关重要。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讣”字的正确读音,并阐述为何不能读成“pǔ”、“pù”或“bǔ”。
7月1日,国内清华和北大两所高校共同发布了一则讣告,称历史系教授刘桂生先生逝世,享年94岁。说到这里,不禁想到:为啥人去世时一定要发讣告呢,“讣告”又表示什么意思,又该怎么读才正确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讣 告中国著名经络学家,九三学社会员,“312经络锻炼法”创编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教授,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主任,祝总骧先生于2023年12月27日1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祝总骧先生,1923年生,江苏省吴县人。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小香瓜爱分享编辑:小香瓜爱分享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但容易被误解的汉字——“讣”。
文末揭晓答案,看看你能不能全对?盎【àng】然:形容气氛、趣味洋溢的样子,例:诗意盎然。小鱼有话说:1、世界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当然文章涉及到的字词可能在不久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也会做出调整,例如之前的【说shuì】服就调整成了【说shuō】服。
所谓通丧,即向外人通告丧情和通知丧事,包括何人有丧,何时有丧,何人主丧,何地治丧,何时发丧等。通丧是丧事操作的重要关节,就文化传承来说,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四千年,在所有的丧事操作事项中,通丧的丧事意义和实际操作一脉相承,是变化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