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就是在穴位上施灸,即将艾绒或辅以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度,借助艾火的热力或药效透入肌肤,通过经络传导,深入脏腑,发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等作用,进而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目的。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比针更易用(一):艾炷灸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常用的经穴操作技术主要有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按摩等。如果使用隔蒜灸,操作方法跟隔姜灸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独头大蒜,把蒜切成 2-3mm 的薄片,放在施灸部位,进行艾炷灸【操作:把独头大蒜切成 2-3mm左右的薄片,中间用针扎上一些
夏天来了,大家对艾灸的热情又起来了。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艾灸!首先什么是艾灸?▲新鲜艾叶艾灸是以艾绒制成的各种灸材为治疗工具,通过点燃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触病变部位或穴位,刺激局部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特殊中医外治方法。操作虽简单,讲究可不少。
熏艾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艾条燃烧时释放的艾烟,被认为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然而,熏艾并非简单地点燃艾条即可,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下将详细介绍房间熏艾条的正确方法。一、艾条选择与准备要点1. 艾条质量:选择艾条时,应注重其质量。
艾炷艾炷,是由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其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同米粒,可以用于直接灸,大的犹如蚕豆,可以用于间接灸。一般来说,每燃完一个艾炷,称为一壮。《扁鹊心书》说:“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
很多人埋怨艾灸做了很久,却没有效果,哪怕是一些资深的艾灸爱好者,也遇到艾灸效果甚微的情况。艾叶的年份、批次、产地、储存时的变化,采摘时候的气候,都决定了艾条的差异,所以说,即使你在同一个渠道买艾条,同一批都有可能出现不同体验的产品。
今天的音频中我们介绍了艾灸的传说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艾草之名的由来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医疗法艾灸什么是艾灸艾,即植物艾草灸,是长时间用火烤艾灸就是用艾叶提纯出艾绒作为原材料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身体穴位或者局部进行熏烤通过艾绒燃烧时产生的热力渗透刺激人体经络穴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