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21个地级市,是全国拥有地级市最多的省份。但实际上,广东原本没有那么多市,许多是在80-90年代的行政区划大调整中拆分出来的。▲地级市这么多,车牌都用完了地级市过多造成的问题之一,便是无法“雨露均沾”,各地都在对有限的行政资源进行竞争。这一问题的突出典型便是潮汕地区。
最近看到关于省民政厅回应潮汕合并的新闻,我们可以想象下合并是什么样子!产业还是有的,就是看怎么提升和发展,合并后若能统一观念,合理调配资源,区域间能真正抱团发展才是最可怕,最怕三市各自喊苦,单独自己城区都没法发展又何能带动下面的穷乡僻壤之地,合并了可向国家及省内要求分多些资金或优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强省,但也只有珠三角而已,其余东西北发展不够,这与行政区划不合理有关,必须改革。揭阳地图是一个c字形,市区在最北边,中间是一个代管市,南边是靠海的惠来,很少有代管市在中间把整个城市切成两半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汕头、潮州、揭阳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都属于汕头市,再往上面历史数,除了揭阳、汕头、潮州,加之丰顺、大埔等等都属潮州府、义安郡,一直都属于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内部超过85%都是讲潮汕话,外出都是胶地人。
惠来县和陆丰市虽然不是来自同一个城市,但这两个市县的关系却十分的密切,因为是邻里关系,两地在商贸、交通等方面的合作紧密,两地之间的文化风俗、婚配等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因此,出门在外的时候,如果有人问你是哪里人,汕尾城区、海丰县以及陆阿县的人大部分会说自己是汕尾人,而陆丰市人大多则认为自己是潮汕人,特别是三甲地区人,更加认定自己是潮汕人,因为三甲地区曾经是惠来管辖的。
2014年的关于广东行政区划调整的一个提议文|孙不熟更多城市话题请关注孙不熟微 信 公 众 号 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热传文章说,致公党广东省委提议优化广东行政区划设置,建议是这样说的:目前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排
中国经济四十年的大发展,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经济面貌,也改变了各省之间、省内地区之间的格局。在经济发展的背后,受历史沿革的变动、文化背景的隔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次有风吹草动,便有一些新的声音出来,其中最频繁的就是城市合并了。
广东目前是中国经济最强的一个省,但广东的发展极不平衡,经济都集中在珠三角,特别是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市,其他各地还相对落后,从而形成了广东各地差距悬殊,可以说广东是中国经济的缩小版,那么怎么减小广东各地的差距呢,促进相对平衡的发展呢?
在潮汕地区的历史长河中,揭阳似乎总是那个默默无闻的角色。1991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让这个曾经的边缘地区一跃成为地级市。回溯到1990年代,潮汕三市同属汕头地级市管辖。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经济特区所在的地级市规模受限,必须实施分治。
潮汕揭都市圈主城区都挨得特别近,平均距离就三十三公里,一圈走下来也就是一百公里。先来说说潮汕揭的历史,潮汕地区最早都叫揭阳,可以追溯到秦始皇设郡县制,也就是南海郡揭阳县,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揭岭之南,山南水北谓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