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由安徽省涡阳县委宣传部指导,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办、承办的“老子故里·道源涡阳”乙巳年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在县文化馆盛大举行。活动现场,五彩的花灯交相辉映,极具魅力的盘鼓舞蹈里,身姿矫健的舞者们精准地随着节奏分明的鼓点有力地跳跃。
大皖新闻讯 “欢天喜地闹元宵!”2月12日元宵节,合肥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在骆岗公园,有“祥蛇献瑞闹元宵”民俗大游园活动,在城隍庙,则有“金蛇迎春闹元宵”专场文艺演出。通过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让市民游客度过一个热闹愉快的传统佳节。
2025年2月12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岗湾街道安德利广场,进行非遗龙灯表演,吸引了众多居民观赏游玩,为元宵佳节的夜晚增添浓浓的喜庆氛围。活动现场。舞龙灯是合肥市庐江县的独特民俗活动,人们通过舞龙灯,祈求新的一年一帆风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大皖新闻讯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当天晚上,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将举办元宵非遗民俗节,有上十个传统民俗节目在屯溪三江口的屯溪老街、屯溪河街、黎阳老街精彩舞动。其中,包括屯溪舞龙、黎阳仗鼓、新江板龙、徽州目连戏、紫阜高跷、舞和合、旱船蚌壳舞、隆阜抬阁、新安鱼灯等。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12日电 (记者 韩苏原)11日晚,夜幕降临,安徽黟县宏村街巷中,鱼灯、兔子灯等花灯队伍穿行,吸引了许多游客观赏体验。每年元宵节期间,黟县的宏村、西递等地都会迎来“闹灯会”。村民们手持各式花灯,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穿梭于古村之中,灯光摇曳、人影绰绰。
2月22日晚,非遗民俗汪满田鱼灯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热闹开演。村民自制鱼灯,带着“平平安安、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巡游祈福,点亮夜幕中的徽州古村,喜迎元宵佳节。歙县汪满田鱼灯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欢喜喜庆团圆。在安徽省颍上县管仲老街,十多支队伍,数百名花鼓灯、龙灯、狮子灯、旱船、高跷等民间艺人纷纷登台,喜气洋洋闹元宵,让众多市民游客置身其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精彩的表演,引来了市民和游客阵阵喝彩。
来源:【人民网】洋蛇灯演出。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踩街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踩街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2踩街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3踩街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4踩街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5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
欢声阵阵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元宵佳节这是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聚在一起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热闹极了一起来看看咱们蚌埠人是怎样欢度元宵佳节的2月24日下午,由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会主办的2024花鼓灯新春抵灯会在禾泉小镇举行,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潘志涛、中国舞蹈家协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又称灯节、元夕节、上元节,也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闹元宵等一系列节俗活动,展现出元宵节作为民间盛会的热闹氛围与社交功能。与此同时,元宵节亦有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象征意义,承载着深厚的农耕文明印记。
一场嬉鱼灯,传承数百年。每到元宵节前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有舞鱼灯的传统民俗,因此得名嬉鱼灯,该民俗在当地已经传承数百年。它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期盼,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瞻淇村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嬉鱼灯的习俗从古至今,已传承800多年。
央视网消息:2月24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在这一天,人们会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闹社火。元宵节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阖家团圆,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并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依旧能够欢聚一堂,美满团圆。
来源:新华社欢度元宵节,全国各地推出“花车巡游+队伍巡游+定点演出”,踩高跷、甩火球、武术龙狮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近年来,民俗活动不再局限于“一地一时”,在与时代的结合中,通过坚守与创新奔向广阔舞台。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24日电 (通讯员 江大俊 洪宛柔)俗话说,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当天除了有看花灯、猜灯谜等民间习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阖家团聚吃汤圆,一碗热气腾腾的手工汤圆,吃得是甜蜜,品得却是团圆的幸福滋味。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今天是唐朝诗人张祜诗中“万灯明”的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就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之后,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中写道“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