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其中,豆制品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备受推崇。然而,有关豆制品会导致肾结石的说法也屡见不鲜。那么,吃豆制品真的会引发肾结石吗?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豆腐中含有钙和草酸,二者结合会形成草酸钙,从而导致结石,常吃豆腐容易导致结石,而肾结石患者更不能食用豆腐。”近日,这一说法在网上流传。记者也问了身边一些肾结石患者,不少人表示,得了结石后便再也不敢吃豆制品了。常吃豆腐真的会得肾结石吗?
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 有流言称,豆腐中含有钙和草酸,二者结合会形成草酸钙从而导致结石,因此肾结石患者不能吃豆腐。对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发布的9月“科学”流言榜给出真相。在大豆中,与结石有关的物质主要有三种:嘌呤、钙和草酸。
也正是这个原因,不少男性朋友都不敢吃豆制品,以免变得越来越“娘”。可事实上,一方面来说,大豆异黄酮其实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表现出的活性非常低,仅仅只有人体雌激素的1/100~1/1 000,所以对人体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大豆异黄酮对人体产生的作用是双向的。简单的说,当
吃豆腐不会让人有肾结石,还能避免肾结石的发生。豆腐由大豆制成,大豆中含有嘌呤、钙和草酸。很多人认为吃豆腐会导致肾结石。其实豆腐的草酸含量很低,大豆经过加工后,其中的嘌呤物质会被去除和稀释,草酸含量也会被有效降低,残余量通常很少。
豆腐被誉为“植物肉”但是人们对它也常有争议有人认为它便宜且营养价值高但有些“豆腐”贵却没营养有人恨不得天天吃它也有人担心吃多会长结石究竟豆腐有哪些好处谁要谨慎吃、哪些豆腐要少吃快来一起看看吧吃对了豆腐也能预防疾病高钙+高蛋白现代营养学证实,豆腐确实营养丰富,每100克豆腐中含蛋白
多学一个知识点——有些人吃豆制品要小心豆腐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消除大豆中一部分抗营养因子,如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红细胞血凝素等,营养素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煮熟的整粒大豆的蛋白质消化率为65%,加工成豆腐后可以提高到92%~96%。豆制品虽然营养丰富,但也并非人人皆宜。
生活中,不少人不注重饮食健康,结果身体出了大问题,家住益阳42岁的李先生正是其中之一。近日,李先生突感左侧腰背部疼痛,因其已有10多年结石病史,于是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长沙南湖医院结石中心就诊,追其原因,竟与他长期喝浓茶、吃豆制品有关。
做了结石手术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不用管了?目前正在长沙南湖医院结石中心接受碎石治疗,来自长沙天心区的朱先生用亲身经历提醒结石病友,千万不可以这样想,术后也要做好结石病预防,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一定要注意。据了解,朱先生是一位老结石病友。
中新网4月23日电 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称豆腐中含有钙和草酸,二者结合会形成草酸钙从而导致结石,因此有结石的患者不能够吃豆腐。但实际上有结石的人是可以吃豆腐的,只是需要注意适量食用。在大豆中,与结石有关的物质主要有嘌呤、草酸和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