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国家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包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开展集采的消息传来。目前,人工耳蜗的市场价格在7万元到30万元不等,高昂的价格让部分听障人士望而却步。红星资本局了解到,近年来,部分地区已把人工耳蜗纳入医保。
央视网消息:中国听力残疾人群大约2780万,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耳聋的有效方法。然而,植入人工耳蜗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近年来,已有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1月19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将人工耳蜗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纳入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明确将医疗服务项目“电子耳蜗植入术”和医用耗材“人工耳蜗植入体”纳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医疗保险设置为乙类,自付比例为20%。
我国大约有2780万的听力残疾人群,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耳聋的有效方法。然而,植入人工耳蜗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人工耳蜗入医保最高报销可达45万近年来,已有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
受访专家: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吴祖良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炳钰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海南、上海、浙江等我国10多个省份、直辖市已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报销比例可达70%~90%。
文 | 吴三川据报道,近年来,已有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听障人士重获新“声”。说到人工耳蜗,笔者首先想到的不是植入,而是它的丢失。
动辄数十万元的“小众”人工耳蜗也进入集采时间。11月2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本次集采将于2024年12月19日由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从需求量来看,人工耳蜗所有品类当前市场以外资为主导。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0日(记者 张丽)11月18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正式下发《关于将人工耳蜗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纳入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医疗服务项目“电子耳蜗植入术”(地方项目代码为:330502020)纳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