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本书上介绍中苏关系的时候都绕不开“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事件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 但是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没有接触过长波电台呢? 首先长波电台需要极其庞大的天线设备,长波电台的天线总长动辄几十公里。
时光的河流奔涌向前,历史的浪花拍打着岁月的岸边,回望上个世纪中苏关系的风云变幻,有些事件如同暗礁险滩,激荡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回响,1958年末,两件大事将中苏关系推向了风口浪尖,一个是“长波电台”事件,另一个则是“联合舰队”事件,这两件事如同两道惊雷,在平静的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将中苏关系推向了微妙的边缘,而这一切,都要从“长波电台”事件说起,这段历史,值得我们认真品读,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那么,“长波台”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与远航舰船保持联络的?“长波台”的发射/接收机也就图片里的这个高铁塔,由于远航的舰船和潜艇数量较多,天线的数量也会很多,一般是一个铁塔管着一段频率,所以我们看到的长波台占地面积都很大,而且都必须建在高山上,这样才能将信号传播的更远。
前言:众所周知,核潜艇是各国海军力量的支柱。而它在水下艰苦环境之下又要求完成复杂战术行动,这意味着它需要与指挥部和其他舰艇之间进行高效通讯。那么它是如何在水下进行通信的呢?这一通讯接触究竟需要动用多少巨额资金呢?据说每当核潜艇发出一次“嘀”,都要消耗掉几亿,而这究竟是真是假呢?
1949年刚建国时,我们是一穷二白,国内匪患未平又开始抗美援朝。而苏联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强国,又是我们的邻居,在各个领域,我们确实需要苏联的援助。苏联也非常愿意帮助我们,包括派遣专家帮助我国搞工业建设,为我们提供技术并进行指导,因此,两国也有过一段“蜜月期”。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野心勃勃的黎笋集团统治下,越军公然向解放军挑衅,不断蚕食我边境领土,杀害边境老百姓,我军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战。开战一个月后,我军就占领了越南北部二十多个县镇,兵锋直指越南首都河内。由于我国并不想战争规模继续扩大,因此主动将军队都撤回国内。
1957年12月,苏联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试航成功,使潜艇舰队远洋航行成为可能。1958年1月6日,苏联试探性地向中国提出由两国海军共同建立和使用长波电台的方案,建议从1958年至1962年在中国华南地区,由苏中共同建设1000千瓦大功率长波发信台和远程收信中心各一座,投资1.1亿卢布,苏联出7000万卢布,中国出4000万卢布,建成后中苏两国共同使用。
据韩联社5月31日报道,在当地时间5月30日晚,在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包括驻韩美军人员在内的2000多名美国人,在韩国釜山海云台海水浴场、以及龟南路一带不戴口罩、彻夜饮酒,狂欢作乱,甚至肆意燃放烟花爆竹。
弘扬核潜艇精神 再铸辉煌。鉴于核潜艇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对国际上军事、政治、经济以至其他各方面的严重威胁,1958年6月,当我国第一座实验型原子能反应堆开始运转,国防科委刚刚组建,聂荣臻元帅高瞻远瞩,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邀请有关业务部门负责同志,就我国研制导弹核潜艇问题进行座谈研究,6月27日即以个人名义向彭德怀、周恩来、毛泽东及党中央呈送了《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这个报告很快得到了毛主席、党中央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