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院本《十二月月令图》,此幅为农历八月,描绘的是中秋赏月的情景。明月当空,露台上,正举办盛大的宴会祭月赏月。闻着阵阵桂香,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女乐师们吹奏琴笙,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月色皎洁,妇女牵着小儿,月下漫步。玉露生凉,丹桂飘香,弦重鼎沸,至于通晓。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北有马鬃山,南有祁连山,是丝绸重镇。从敦煌向吐鲁番出发途经800多公里,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经过茫茫戈壁,远处是古时的烽燧,眼前的明月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一诗句要表达什么意思?作者是谁?是位什么人物?为什么要板刻此诗句作门联?这恐怕知道的人极少!在这里,且让笔者打开一段尘封的岁月——广西兴业县,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1300年前,自从李白端着一杯清酒对着明月发出这样古今交融的感慨,每当人们抬头仰望圆月,似乎总是这句诗最能表达人间赏月的唏嘘。浩渺的苍穹,无穷的时间与空间,无尽的人事代谢,都在李白的这句诗里。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今明月终照我 相逢有缘与长安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国人心中也构想着不同的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鲜衣少年,亦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酒后诗仙,每一句都能勾勒出这位盛唐传奇人物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