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博士论文答辩季,有关博士论文的盲审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若仔细分析便不难看出,该话题的争议点主要在于评审标准不统一,即不同专家的评审标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受到影响。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但学生们最终能不能顺利毕业,还要取决于毕业论文的考核结果,盲审是其中关键一环。目前,盲审制度在毕业生论文尤其是硕士和博士论文中普遍实行,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总体上学位越高,盲审的要求越高,覆盖面越广。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接连发声,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不尊重人才”“不再会与其有任何瓜葛”, 甚至“奉劝国内优秀的学子,选择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也引以为鉴”。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所带博士生盲审挂了而惨遭清退,无法拿到博士学位,而且没有机会延毕和二次答辩了。
看了西南大学女博士举报的事件,博导真是个败类!但是许多评论说导师权力太大了, "早毕业晚毕业是导师决定",看来大多数人不了解当今的博士培养制度,博士能不能毕业,论文能不能通过答辩,导师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败类的承诺是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