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能背诵《左氏春秋》并且理解之,记忆力惊人,宋朝科举很严格累死读书人,除了正规考试外,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文章里任意挑一篇让考生默写,这就司马光有很大优势,宋仁宗宝元元年,19岁的司马光进士及第,足以说明他的才华。
一年开学季,最苦最累是家长,陪孩子温习功课,写作业,还有诸多课外课;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教育就像青春期叛逆的少年一样,国家要求素质教育为孩子,减负,减压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现实中家长都怎样做的呢?扪心自问,笔者作为一个孩子家长,也一样随波逐流,自己做到都不是很好。
说起潘太师、庞太师,但凡上了点年纪的中国人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的,哪怕是大字一个不识的老太太,她们可能分不清谁是谁,但一定知道太师都是大奸臣,仗着自己女儿是西宫娘娘,不仅为非作歹,还到处陷害忠良,从杨家将、呼家将、狄家将到包青天,时间跨度达百年之久,只要是大宋的有用人才,没有他们不害的。
然而,修史也不过是司马光学术思想、政治影响力的一种表达方式。赵冬梅著《宽容与执拗:迂夫司马光和北宋政治》即以抽丝剥茧的叙事手法向我们展示出一个时代对司马光个体生命的滋养塑造和形象构建,以见微知著的串联铺陈向读者呈现出群星璀璨背景下的社会交往互动,又是如何影响着时代的走向。
司马光(电视剧《清平乐》)据说司马光因为出生在光州光山县(今属河南),父亲司马池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其实并不尽然。司马光的胞兄叫司马旦,光与旦显然意义关联。司马光字君实,实有充盈、丰足、果实的意思,和光一样,寄托着父亲希望他有所作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