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期,由于人类还不会用火,人们生吃食物,如果猎获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茹毛饮血,这样人类有肠胃很不适应,营养也不容易吸收,因此人类常常生病,同时,冬天寒冷袭人,人类生存条件和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寿命普遍不长。
燧人氏,又号“燧皇”,燧明国国君,公元前4464---公元前4354年在位,定都于燧明。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教人熟食,创造结绳记事,始为山川百物命名,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首。
《路史》载:不周之巅,有宜城焉,日月之所不届,而无四时昏昼之辨。有圣人者,游于日月之都,至于南垂,有木焉,鸟啄其枝,则然火出。圣人感之,于是仰察辰心,取以出火,作钻燧,别五木以改火。宜城位于襄阳南部,燧人氏一日来此游历发现了鸟啄树木,然后点燃了火苗。
燧人氏,旧石器时代燧明国的部落首领,风姓,有一种说法是燧人氏是华胥氏的丈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三皇之首,但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站不住脚,华胥氏是生活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的新时期时代,而燧人氏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旧石器时代之间相差几十万年,虽然我们讲的是神话故事但神话传说并不代表就可以容纳一切不合理性,所以燧人氏是华胥氏的丈夫伏羲女娲的父亲这一说法的可能性不大。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是民俗传说“火神诞辰”,次日是火把节,也是雷祖生日。《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