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听过这样的老话,说“庙前祠后不住人”。其实,也有不少朋友私信阿族,听说某地有谁谁住在祠堂旁边,一家人气运都不好,住祠堂旁边真的破财又折寿吗?这个问题,倒是让阿族想起了之前有“主编修谱折寿甚至暴毙”的说法。其实,情况有些类似,我们慢慢看来。住祠堂附近有哪些说法?
在农村素来有:一命二运三风水的说法和讲究,尤其是对于家庭的住宅走向、布局,甚至是房屋的坐落高低,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而且房屋周围有什么跟房屋有关系的,也有颇多的讲究,很多俗语老话之中,也都有类似的描述,像我们熟知的“前包后洼,不孤就寡””“门前不栽树,屋后不留窗”等等诸多的俗语,
宗族的概念,宗族是指拥有共同祖先的群体,打个比方:你和你弟弟是同一个爹,然后你爹和你叔是同一个爹,而你爷爷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爹,也就是曾祖父,和你同一个曾祖父的人就更多了,不只你爷爷这一支,你爷爷的兄弟这一支的后代也和你同一个曾祖父,再往上推你曾祖父也有兄弟也有爹,以此类推。
说起农村俗语,那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见闻总结,只是因为它没有经过专家的验证,所以只能在民间听闻,俗语听起来比较简单,可是它却是多少代人的心血,比如这句“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右”,这又是说的什么意思呢?
祠堂,即宗祠,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宗祠制度,产生于周朝,在当时宗庙为天子专有,连士大夫都不能建宗庙。到了宋朝,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 每个家族建立一个供奉祭祀高祖、曾祖、祖父、祢等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祠堂到清朝才逐渐平民化。
后来以陈方俊为会长的陈氏族人2010年在十长公路旁边修了座规模比较大的祠堂,然后高岗的陈氏祠堂2012年再次扩建,建得规模更大,目前来看,算得上是广水较大的祠堂,然后2016年陈杨店在纪念碑旁边兴建了陈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