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一、概述:公元前658年,鲁僖公二年,《春秋》用50个汉字,记录了5件事。第一件事发生在卫国,因为“城楚丘”就是诸侯为卫国建设新的都城。第二件事情发生在鲁国,鲁庄公的夫人,也是齐国公主的哀姜在被齐桓公赐死后,由鲁国迎回灵柩并在这年五月下葬。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年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慎大原文: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
导读:《新唐书》对于“序封阳曲”即“后汉郭全所居太原阳曲”之载甚为明确,但因该书关于“序为何者所封、何时所封、封于何地”等关键要义上语焉不详,甚或将相关人物指称正误混淆,致使世人对序封之阳曲究竟指称何地造成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