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宋,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里山楂,外糖衣,串成串,像灯笼,冬天里迎风招展,飘来了年味。 从前的上海小囡,走过路过不肯错过冰糖葫芦。酸酸甜甜,入口时表情僵化,回过神后欲罢不能,越吃越爽,吃后回味无穷。 传说宋朝时,宋光宗的爱妃得病,吃了熬制的冰糖山楂得以康复。方子流转到民间,做成了这款风味小吃。
冰糖葫芦,是小时候最难忘的零食之一。每到冬天都盼着听到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一串串插在芦苇扎的草架上,红彤彤亮晶晶的样子十分诱人,那又酸又甜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提起冰糖葫芦,很多人都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中新社长春1月5日电 题:冰糖葫芦:酸甜冰凉嗦出“年味儿”作者 谭伟旗山楂洗净、去核、穿串,放进熬好的糖稀中“滚”几圈,取出晾凉……在寒冬腊月自制几串冰糖葫芦,已成为长春人金辉的习惯。图为长春一商家售卖的由葡萄、菇娘、蜜枣制作的冰糖葫芦。
来源:【中国食品报】记得20世纪90年代有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冰糖葫芦》:“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以前在北方,隆冬时节几乎随处可见推着车走街串巷叫卖冰糖葫芦的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