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华裔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在美国艾奥瓦州(编者注:又译爱荷华州)家中去世,享年99岁。她的女儿王晓蓝透露,母亲“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痛苦”。聂华苓对死亡并非没有准备,她早早地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墓碑上。2005年,作家迟子建和刘恒受邀前往美国。
袁 瑾2024年10月21日,99岁高龄的聂华苓女士在美国爱荷华家中去世。这位深刻影响了20世纪华文文学发展的作家,不仅拥有《翡翠猫》《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等享有盛誉的作品,还创办了“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简称IWP),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当地时间10月20日,著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在美国艾奥瓦州(又译:爱荷华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聂华苓的二女儿王晓蓝发布消息称母亲“走得很安祥,没有太多痛苦”。著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图源:美国《世界日报》)聂华苓1925年出生于中国湖北,1949年移居中国台湾。
据报道,知名作家聂华苓21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家中去世,享年99岁。她的女儿王晓蓝称,母亲“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痛苦”。聂华苓聂华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战争中离乱,在逃遁中流亡。她曾在自传中回忆,“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
知名作家聂华苓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州家中去世,享年99岁。她的次女王晓蓝发布消息称,母亲“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痛苦。”“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聂华苓曾这么形容自己的一生。
界面新闻记者 | 徐鲁青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北京时间10月21日,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在爱荷华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她的次女王晓蓝发布消息,称母亲“走得很安祥,没有太多痛苦。”回顾自己的一生,聂华苓总结“流亡了三辈子”——“军伐内战,抗日战争,中日战争,国共内战。逃,逃,逃。
聂华苓,1925年生于湖北武汉,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外文系,同年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文章《变形虫》,1949年与家人迁居台湾,1964年赴美,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要创办者,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被誉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题:聂华苓这样在文学创作中融汇中西文化——专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少川中新社记者 韩辉 马海燕著名华人作家、翻译家聂华苓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9岁。聂华苓如何在文学创作中融汇中西文化?她在推动中外文学交流中发挥什么作用?
但是知道海外有个女作家聂华苓,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那一次在爱荷华,他第一次遇到了来自大陆的作家,其中有风骨嶙峋的吴祖光和同游美利坚的茹志鹃母女,以后就有了王安忆写作《乌托邦诗篇》和《英特耐雄奈尔》的后续故事。
当地时间10月20日,著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在美国艾奥瓦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距她100周岁生日只有三个月。聂华苓的二女儿王晓蓝发布消息称母亲“走得很安祥,没有太多痛苦”。聂华苓192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49年抵台定居,从事文学创作;她曾在台湾大学任教,在东海大学兼课。
文/彦火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聂华苓1 突传噩耗“北京时间下午2:30,我妈妈走了。” 昨日收到聂华苓的女儿王晓蓝发来的噩耗,她的母亲于北京时间10月21日下午2:30离开了人世。此时,身在韩国的我,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沉重。
聂华苓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聂华苓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她的一生,是追求文学的一生,也是时代与时代相互连接、交错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