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君北京时间12月5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陈怡新年有喜庆,“村秀”秀潮流。五指山山脚下,欢声笑语,一场民族时装“村秀”迎新专场正在举行。T台上,模特身着黎锦等制成的衣物,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与现代时尚剪裁完美融合;T台下,观众的惊叹声和掌声不绝于耳。
海南日报2024年12月16日第020版版面图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在悠久的时光长河中,他们为传统文化“提灯”前行。从母亲到女儿,从祖辈到孙辈,以家庭为传承的基石,一代代黎族人不断延伸着黎锦的历史之路,从古至今。
海南日报八所10月27日电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君)10月26日,东方市举行黎锦数字化产业基地启动仪式。东方黎锦数字化产业基地坐落于东方市文化广场内,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库三中心”,即东方织娘数据库、文旅融合示范中心、产品设计研发中心、文化消费体验中心。
2023消博会时装周闭幕式上,模特穿黎族服饰走秀。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国强 摄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平昕当古老和新潮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近年来,黎锦宛如一颗历经岁月洗礼的明珠,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它不再只是博物馆中的珍藏,而是以潮流之姿走向大众、融入生活。
【来源:海南日报】■ 陈雅如黎锦,以其绚丽多姿的纹样图案和颜色搭配惊艳世界。制作黎锦,不仅考验织者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考验其对复杂技法的掌握能力。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有一些学习难度较高、掌握人数较少的技艺,比如絣染、反面织、反面绣等。
海南黎锦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大山深处走向世界舞台,从民族独有到“人类非遗代表作”,《联播一瞬》带你了解黎锦的独特魅力。监制丨彭娜编导丨姚勤剪辑丨李超越策划丨张英 张雨妍 焦健记者丨杨涛 叶飞 南海网©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南海网10月30日消息(记者 李绍远 文/图)10月29日,东方市2024年度黎锦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评审会举行,旨在弘扬保护传统文化,发展壮大黎锦产业,激发本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创新活力的黎锦工艺技术人才队伍。
来源:经济日报11月27日,海南东方市黎族技艺传习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符林早(右一)在展示织锦技艺。织造黎锦所用的踞腰织机十分古老,操作时需席地而坐。11月28日,海南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在实验课上学习黎锦技艺。
11月8日,刘香兰在2024年(第四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现场展示织锦技艺。新华社记者 周慧敏 摄新华社海口12月6日电 题:从“急需保护”到“代表作”:非遗黎锦的传承之路新华社记者周慧敏、钟群“太高兴了!这是最完美的结果。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海南日报深圳5月25日电 (记者刘晓惠)左手攥着一团棉花,一条细丝从棉花团里抽出,右手轻捻棉线。双脚踩着一根竹竿上下翻动,竹竿带动木轮转动,手上的棉线便一点点缠绕在纺针上。伴随着咿咿呀呀的声响,一朵棉花,就这样变成了一根棉线。
2024年9月20日,在东方市东河镇玉龙村各家各户的屋檐下,“织娘”们利用农闲时间忙织黎锦。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玉龙村成立了白玲黎锦专业合作社,召集村里20多个织娘,专门生产和销售黎锦织物。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海口12月6日电 题:手工织就新光景 千年黎锦见风华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南海网记者 谭琦12与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东方市2025年“非遗贺新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为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最近,东方黎锦之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符其荣有点忙,刚参加完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两天又在第四届三亚南山非遗节上摆摊,6月13日还要赶往北京为国际旅游博览会做准备。他的忙碌,聚焦一个主题: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