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邢窑博物馆,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西北部,中兴北大街与北环路交叉口西南侧,坐南朝北,建筑面积11006.6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是一家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专业性主题博物馆,内丘县城一座文化标志性地标建筑。中国邢窑博物馆,2017年8月,开馆迎客。
原来象征此罐身份的是“翰林”两字监制 Supervisor:刘成群 Liu Chengqun策划 Planners:张文君 Zhang Wenjun,侯鑫辉 Hou Xinhui,张海音 Zhang Haiyin统筹 Conductors:张灵 Zhang Ling,夏晨 Xia
夏日炎炎,帅哥靓女们换上了靓丽的夏装,尤其是近期“多巴胺穿搭”刷屏各大网络平台。“多巴胺穿搭”是指通过色彩缤纷、多样化的穿搭,来调动人们的正面情绪,促进快乐因子多巴胺的分泌,给人传达一种愉悦、欢快的心情。
纵览客户端9月30日讯 据邢台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参观便利,满足人民群众节假日期间文化生活需求,经研究决定,自2023年10月1日起,邢台博物馆取消预约参观机制,观众可直接刷有效身份证件进馆参观。邢台博物馆资料图。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邢台博物馆中秋活动异彩纷呈本报讯(记者赵欣叶)“中秋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9月15日下午,在邢台博物馆一层宣讲室里,小朋友们齐聚一堂,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中秋节相关知识。
俯瞰邢台博物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魏亚慧 通讯员 石成)5月4日,邢台博物馆发布公告,该馆将于2023年5月5日(星期五)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及游客可免费进行参观。邢台博物馆首期开放一层序厅、文创中心,二层《邢台历史文化展》(A1、A2、A3、A4)四个常设展厅。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8月11日,市民在邢台博物馆参观。烈日炎炎,户外温度“热辣滚烫”,众多市民和游客选择去博物馆“充电”,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涛 摄)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来源:光明日报】【欢度国庆 祝福祖国·享文化盛宴】光明日报邢台10月6日电(记者耿建扩、陈元秋)国庆假期,在河北邢台,前来参观邢台博物馆的游客络绎不绝。走进邢台博物馆,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在“井地长风——邢台历史文化展”上,许多参观者将目光投向展柜中的一件玉戈。
邢窑,因地处古代邢州而得名,现存遗址位于河北邢台。历史上,邢窑因白瓷闻名。邢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中华白瓷鼻祖”之称。然而,邢窑从北朝创烧、唐朝鼎盛,最终到元代消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唐代邢窑遗址才“重见天日”,技艺得到恢复。
来源:河北日报 河北省各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381.5万人次春节假期河北“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日前,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五色之金——亚洲古代金属艺术展”。 本报记者 史晓多摄“冬日里,古人除了在炭炉边取暖,还往往使用手炉、足炉等。
自古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手持通关文牒集印,现有“集章式旅游”蔚然成风。游客们手持自备的集章本,每到一地便迫不及待地搜寻各式印章,将独特的印记留在集章本上,使其变得充实而珍贵。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份纪念品,更是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无价之宝。
俯瞰复涌后的邢台市沟头泉。远处为缓缓流淌的七里河。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阅读提示:邢台,因平地出泉无数,被誉为“太行泉城”。事实上,“邢”字的得名以及邢台城市起源,都与当地丰沛的地下泉水密切相关。丰富的泉水资源塑造着邢台的自然风貌,更是当地赖以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