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珠江—西江经济带,促进经济带城市间文化交流与了解,展现经济带各城市文化魅力和成果,从江县改编的侗族大歌音诗剧《珠郎娘美》,受邀于4月10日参加主题为“繁荣 发展 共赢”——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舞台艺术联合展演。
为繁荣戏剧艺术,推动戏剧创作,扶持地方戏剧事业,改善稀有剧种生存发展状况,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活动8月27日将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开幕。贵州省戏剧家协会组织选送、从江县民族艺术团作为演出单位的侗戏《珠郎娘美》成功入选。
《珠郎娘美》简介:《珠郎娘美》是侗族著名的民间文学作品,创作时间约在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在贵州,主要流传于榕江、黎平、从江三县侗族地区,大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也有的借用“汉字记侗音”方式记录成文字。作品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演绎而成,相传珠郎和娘美都是古州(今榕江)三宝侗乡人。
图为 老中少结合的戏班在台上演出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丰富城乡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2月29日至3月5日,从江县在县城古榕树广场舞台举办第三届侗戏汇演,来自全县的数十个侗族村寨75支侗戏班报名参赛。
2012 年,《21 世纪经济报道》发起“锦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致力于通过对“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贫困地区”走访以及传播,发现沉默的文明,传播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公益价值,以及潜在的商业价值。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综合整理)昨天,多彩贵州网小编为大家打造了第一条贵州非遗文化旅游路线。你是否已经在准备收拾行囊踏上旅程了呢?今天,多彩贵州网小编为大家打造的第二条旅游路线重磅来袭了,你准备好了吗?come on!let's go!
怀化学院第三期侗戏培训班学员们与当地身着民族盛装的九个村侗族同胞欢聚一堂,通过“祭萨”、舞稻草龙、跳多耶舞等活动欢庆“萨玛节”。(叶美心 摄)怀化学院第三期侗戏培训班与榕江县文联戏剧曲艺家协会在萨玛广场举行侗戏交流活动。
侗戏是源自侗族民间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不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侗戏不仅是娱乐活动,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演出,侗戏弘扬了民族文化,传播了道德伦理。
编者按: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子,是作物的生命源泉,是国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贵州苗岭深山的从江县高增乡美德村,有一座“种子博物馆”。75种农作物种子陈列其中,它们由黔桂滇三省16个村寨的返乡青年搜集。
近日,我市自3月开始启动的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经各项目保护单位申报、各县区文化主管部门初审推荐、市级专家委员会评审、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2名并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