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10日电 (戚亚平 张涛)近日,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2团塔南镇六连,院中、库房里摊放的一堆堆甜高粱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今年,六连引进北京泰华集团有限公司育种高粱项目,利用盐碱地育种30亩甜高粱获成功,为明年推广千亩高粱提供了坚实基础。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安小霞)近日,在平罗县高庄乡,宁夏红高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红高粱粒经自动脱壳、过筛后,被打包成50公斤一袋,准备运往四川的酿酒企业。这些高粱因其淀粉和糖分比例适合酿酒,且品质上乘,成为四川名酒企业争抢的首选原料。
7月27日,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王集村,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甜高粱,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这可不是一般的高粱,是从北京泰华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的耐盐碱杂交品种。”东营市和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卫国介绍,在去年实验成功的基础上,今年义和镇打造了1000亩高产示范种植基地。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瘠薄等多重抗逆性,是集饲料、能源、经济和粮食作用于一身的四元作物,市场前景较好,而本地的土壤条件适宜种植耐盐碱高粱,管理起来难度不大,产量和收益也相当可观,因此我们最终选择改种高粱。
积极改良与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通过培育耐盐碱的甜高粱品种,在不适宜种植粮食的盐碱地上种植甜高粱可以修复土壤生态,同时填补我国饲草产需缺口、增加蛋白类食物供给,发展高附加值绿色健康产业。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9日讯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又是一年丰收季。庆云县第一年在盐碱地上种植的高粱迎来收获,红彤彤的高粱穗映红了丰收的大地。在庆云县严务乡高粱农业园收获现场,火红的高粱穗,籽粒饱满,犹如一个个火炬染红了天。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6日讯 在盐碱地上探索种植耐盐碱作物,是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马颊河是贯穿豫北、冀南和鲁西北的一条重要河流,在改善滩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今年平原县积极探索新模式,在盐碱滩地上推广种植矮秆高粱,生态、经济效益双提高。
“丰收啦!高粱丰收啦!在这片‘碱疙瘩’上实现亩产595公斤实在太不容易了,比老品种高出10%……”9月20日,通榆县乌兰花乡新五九屯农民张海宝高兴极了。一望无际的高粱地里,收割机缓慢前行,前来参观收割的100多名农户惊叹不已。“这场丰收意义非凡。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7日讯 德州市平原县积极探索新模式,在盐碱滩地上推广种植矮秆高粱,让昔日的“沉睡土地”变成丰产田。前不久,在平原县马颊河两岸的滩地上,四千多亩矮秆高粱迎来大面积收获。火红的高粱穗,籽粒饱满,就像一把把火炬,染红了秋天,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来源:经济日报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有340万亩盐碱地。为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文章,东营市义和镇联合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发掘利用甜高粱改造盐碱地这一优势,并在种植过程中开拓相关产业链。目前,已初步形成甜高粱改造盐碱地、替代饲料进口、食品工业糖浆制造等多环节产业链条。
“这是全球10亿公顷盐碱地的福音”“这项研究为未来培育耐盐碱植物,打开了一扇大门”“盐碱地有救了”……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们对3月24日发表于《科学》和《国家科学评论》上的作物耐碱研究成果赞不绝口。
白茫茫的盐碱地上开出金灿灿的“花”。在我国新疆、山东、江苏等地,每逢金秋,盐碱地里的高粱能长到一人多高,金黄的籽粒垂着头。为何高粱能如此耐盐耐碱?我国科研团队对高粱基因展开解析,首次揭示了作物耐碱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