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以后,个人去银行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是不是就要登记了?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原定3月1日实行的“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
此前,央行等三部门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在最早的时候,人们之间只有依靠着物物交换来享受更多的东西,后来为了方便,金银器物、铜钱等成为交易的凭证,但到这些东西都过于笨重,只是和小范围内的交易,直到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这种纸币才开始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不过由于时代的限制,平常百姓能使用“交子”交易的少之又少,主要还是集中于统治阶层。
之前央行发布了存取款新规定,要求各个银行必须对五万元以上的存取款交易进行登记,详细记录储户存款的来源以及取款的用处。随后,这项政策的实行时间被推迟,如今,“个人存取款5万元登记”再调整,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在1月26日,人行网站披露《办法》,其中提到“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并在3月1日开始实行,但是2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