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时,每年这时人们都会吟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这首千古绝唱正是苏轼在密州(今潍坊诸城)为官时,在超然台饮酒赏月、乘兴创作。讲起苏轼与密州的缘分,就不得不提“超然台”与苏轼“超然”的心态。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茶,是一种守护人类健康与生存的植物,是一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植物,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英国科学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艾伦·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非常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4月9日,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山东省诸城市的超然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时代风流人物聚集于此,品鉴新茶,泼墨挥毫,共赏大好春光,承接一桩跨越千年的文化思绪。超然台位于山东诸城,是当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所建。公元1076年,春末某一天,苏轼登上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满城花开。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节气的清明,春色正好,春游踏青。节日的清明,扫墓祭祖,追忆先人。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950年前,北宋熙宁九年春,密州太守苏轼登超然台,眺望密州城的清明春色烟雨,忆故人忆故乡,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