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犬古DNA分析发现:5500年前东西文化交流影响我国东北地区10月22日,记者从正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上获悉,我国研究人员通过对黑龙江省洪河遗址犬科动物遗存的古DNA分析发现,至晚在距今6000年至5500年,欧亚大陆东西部的文化交流在我国东北地
新华社长春12月12日电(记者张博宇)记者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至2023年度,考古人员对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抗联遗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进行了连续第三年的考古发掘,进一步还原了东北抗日联军早期在此经营根据地的历史细节。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分布图。
近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入选。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位于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东侧,西侧约100米为唐代渤海国时期城址温特赫部城,东北约4公里为唐代渤海国都城东京八连城。近年来,考古人员对遗物进行了全部采集,其中编号文物16306件。
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宋雪)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旧石器时代至宋金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通报了吉林和龙大洞遗址、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北京金中都遗址等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近日,吉林省考古工作队在吉林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发掘出3000多个抗联有关遗迹,并出土大批遗物。红石砬子抗联遗址被证实为目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创建于1932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向抗联战士致敬!
国家文物局官微4月1日消息,3月30日至3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带队赴辽宁调研,出席考古工作座谈会,听取“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考古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见辽宁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研究推进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 高凯)记者从中国国家文物局28日在北京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获悉,吉林发现的和龙大洞遗址是中国长白山地区年代最早、文化序列最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也是目前东北亚最早利用黑曜岩制作石器的遗址之一。
【编者按】又是一年“考古时”。即日起,“考古2023”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五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多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
“绿野先踪——考古实证下的东北史前生活”展览引来大量参观者。 刘栋 摄中新网长春4月11日电 (记者 郭佳)“绿野先踪——考古实证下的东北史前生活”展览正在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自开展以来,该展览吸引大量参观者观展。
来源:【冰城+】近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方正县沿江村铁科高速公路沿线的望江楼东北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是我省首次进行唐至辽代女真族聚落遗址发掘工作。望江楼东北遗址位于哈尔滨市方正县天门乡望江楼屯东北约500米的漫岗上,北距松花江干流右岸约200米,占地约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