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仅是见证和承载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物质载体,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于记录民族品牌发展历程的设计图纸、技术档案、历史资料,这些无形遗产又该如何保护?
“英雄金笔厂具有国内民族工业最完整的钢笔制造图纸资料库,因经营状况和场地搬迁等因素,目前该厂大量钢笔制造相关技术资料及重要文史档案存在妥善保存的困难……”今年2月,一份人民监督员的反映材料引起了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检察官的注意。
文|不知名哲学家编辑|不知名哲学家自从国货大联欢之后,火起来的老牌国货品牌那是数都数不过来,虽然有些品牌就火了那么一两次,但经营状况却比之前好了很多。但也有些老牌国货在国货大联欢中没捞到一点“好处”,发展到现在甚至都快被人彻底忘记了,比如英雄钢笔。
“可以被取代,但不会被取代”不知道大家从学校毕业后还有没有去过文具店,文具架子上满目琳琅,各式各样的水笔、铅笔,什么样的都有。可是独独没有的是几十年前人手一只的钢笔。九零后可能还见过或者用过,而现在00后,见过的很少。可能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这些有着“老情怀”的人,还在用。
图文/付涛(龙山之巅) 供销系统改制后,职工把商店承包了,经营到现在,带玻璃的木制柜台还在。在里面淘到几支钢笔,近三十年前的“英雄”牌钢笔,全新的,合格证、标价还在。 在那时,学生们都会隔着玻璃柜台多看几眼,条件好的家庭或许会买一支。那时上班的工资就几百元。
这是一支笔,上海产得英雄金笔。刚买上它,有旧笔好使,没急着用它;又过了几年,我拿出来看了看,没舍得用它,尽管那时的职业岗位,天天在记录写作;又过了几年,碳素笔出来了,已经不方便用它;女儿考住大学那年,作为心怡礼品赠送她,女儿瞥了一眼,不屑一顾地说,现在年轻人谁还用它?
这些响当当的上海老字号品牌,是国民心中无法割舍的情怀,也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为传承民族品牌,助力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在10月10日于上海展览中心揭幕的“2020第十四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上海市档案馆联合市商务委特别推出“百年传承上海匠心——上海市档案馆藏老字号历史文献选萃”展览,再现上海老字号的传奇故事与品质匠心。
原标题:29年,于笔尖上淬炼匠心编者按:由劳动报社主办、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六届世界500强企业劳动论坛即将举行,本次主题是“工匠精神·员工智造”。“中国制造2025”,必然呼唤高素质员工的“智造”。无论机器制造如何发展,我们也不能放弃工匠精神。
英雄牌钢笔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书写着人生,甚至被称为“国民钢笔”。但是近年来,这一品牌频繁遭遇商标侵权,昨天,黄岛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诉黄岛区某办公用品配送中心、青岛某工贸有限公司商标侵权一案。
“一支钢笔好不好写,关键就在笔尖。”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笔尖车间里,车间金尖小组组长刘根敏捏起几个成型的笔尖递给记者,“制作到位,写起字来才流畅。”笔尖嵌入笔舌,连接吸水器,再套上外壳,一支钢笔就有了雏形。
5月29日,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英雄2023年的3个系列12款新产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采用“英雄”特有制笔的传统工艺,用熊猫攀竹的表现形式,寓意和平,团结,精心制作的“18K熊猫金笔礼品笔”;符合年轻商务人士的简约风格的“10K商务金笔”;扎实富有质感中透着国风韵味